既然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又何必纠结世界的真相呢?或者说,既然大家都是来人...
四季之爱
2025-04-23 17:02:19
既然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又何必纠结世界的真相呢?或者说,既然大家都是来人间短暂地旅行,总得搞清楚自己实际是什么?即使是同样的一种理解,也就是人生有限,寿命、时间有限,但是其推导出来的结论却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讨论人活着是否应该要及时行乐,还是要禁欲苦修,以得到死后的幸福。而是在讨论是否有一种脱离于这个现实生活的更深刻洞察,或者在头脑里面的认知高度。
一种深入生命河流的厚重感,一种了解真相后的智慧感,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于不满足只是按照牛马的方式存活下去的人们。但事实又是如此可悲和令人绝望,因为其实你再怎么学习,思考,试图去理解这纷繁复杂的世界,却总是会沦落为某些意见领袖的囊中之物。你觉得你通过这些智者获得了启迪,了解了至少一部分的人生真谛,但是事实上却是他们获得了你的关注,他们多卖了一些课程,书籍,或者多了一部分信众,帮他们可以进一步产生裂变。
人生的真谛其实就是社会的真谛,也就是一切围绕着利益,从经济利益,到性的利益,最后到荣誉感的利益。没有任何一个人类活动会逃脱这种模式。我总会碰到一个人,我只要说什么,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站在比我更高的角度来重复我的话。比如我说“大家好吗?”,他就会说“看到你好,我就放心了”。这种不受控的条件反射其实是大部分人的内心活动,只不过受制于这个社会的集体化生存需求而不得不收敛自己的张扬性格,以及认为自己是全天下第一的内心独白。
但是一个人再怎么学习谦虚也解决不了那种委屈感,当看到一个所谓大师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一些人瞬间臣服,希望大师能给自己无尽的痛苦带来希望和解决方案。就像生病的人四处寻医,就会认为倪海厦说的是最厉害的,而忘记了幸存者偏差的基本面。一旦迷信了,并且又不能马上去印证,而形成了稀缺性后,这种神话故事就能一直延续下去了。
另一些人看到这个大师,他本能的反应就是“凭什么你说的是对的?我自己才是最懂的!”。这种病态心理折射出了另一种反馈,也就是寻找对方的漏洞,逻辑性的问题,如果找不到,就找对方的人性层面的问题,各种丑陋的言行等等。总之要把对方拉下神坛,变成一个连自己都比不过的凡人。有趣的是,你只要想要更大的名声,就会出现更多的质疑,因为树大招风,好坏两面注定并存。
成功的人走过的艰辛是旁观者无法想象的,没有一个坚定强大的内心是无法得到任何成就的。就像有的人说你这个产品需要“营销”,而营销其实就是欺骗。(未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