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因为真的值钱。您可别小看

苍鹰展翅霸苍穹 2025-04-23 22:22:58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因为真的值钱。您可别小看这些旧衣物,放在明清时期,一件八成新的羊皮袄子进当铺能换3两白银,够普通人家吃三个月糙米。 这背后的门道,得从养蚕妇手上的老茧说起——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织一匹标准官绢需要23000次投梭,熟练织工每天工作8小时也得耗上整整18天。这还没算缫丝、染色、裁剪的功夫,光是苏州织造局给皇宫供的龙袍,60个绣娘得轮班绣两年才能完工。 料子金贵在材料源头就卡脖子。宋朝那会儿,北方牧区产的细羊毛叫"西绒",一斤能换三石米;福建产的"闽绸"因蚕丝柔韧,走私到高丽价比黄金。更别提东北的貂皮,康熙年间一张上等紫貂皮=30亩水田年租,难怪宁古塔流放的犯人都要偷猎。您当铺柜上收的破棉袄,里子可能掺着西域长绒棉,这玩意明朝价比胡椒,郑和船队拿瓷器都换不来几斤。 典当行掌柜的眼睛毒着呢。清朝当铺分"十成新"到"三成残"七个等级,虫蛀鼠咬的羊皮袄算"五成故",但若是辽东产的"塔尔巴哈台皮子",立马提价两成。北京"四大恒"当铺训练伙计要背《物料谱》,光羊皮就得会分察哈尔羔皮、哈密老羊皮等13个种类,比现代奢侈品柜姐专业多了。 旧衣流转藏着古代经济密码。乾隆年间直隶闹蝗灾,保定府当铺用旧棉衣放"谷押"——农民拿冬衣抵押借粮,秋收后1石还1.2石赎衣。更绝的是江南当铺搞"衣期贷",丝绸夏衣四月押2两,六月赎回要加3钱,专门赚梅雨季急需换夏装的富家公子钱。这些衣裳在当铺地窖里流转,成了民间融资的硬通货。 官府也盯着这块肥肉。明朝正统年间规定"民当衣物值超五两者需报备",就怕有人典当官服;清朝内务府更绝,把抄家来的貂褂送到"皇当"翻新,转手赏给蒙古王公。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日军抢当铺专挑皮货,光瑞蚨祥库房就被卷走800件狐裘,后来这些战利品在东京拍卖,件件抵得上少佐半年俸禄。 放到今天看更觉震撼。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原的万历皇帝绛丝龙袍,现代工艺复刻耗时26000工时,折合成本超百万。前年伦敦拍卖会上一件乾隆时期的打补丁羊皮袄,拍出12万英镑高价,专家说就贵在那块补丁用的是波斯山羊绒。当我们刷着手机买9.9包邮T恤时,可能忘了身上这件化纤面料,放古代能换头驴。

0 阅读:291
苍鹰展翅霸苍穹

苍鹰展翅霸苍穹

苍鹰展翅霸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