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啥不怕西方芯片制裁?说白了,俄罗斯既不像中国能砸钱死磕光刻机,也没法像韩国那样跪舔三星,干脆另辟蹊径,活成了芯片界的游击队长,你断我高端芯片,我偏用苏联老底子玩出花活。 苏联解体那会儿,俄罗斯继承了全球最庞大的军工遗产,却在微电子领域狠狠栽了跟头。但这反而让他们悟出个道理:既然追不上 7 纳米、3 纳米的制程竞赛,那就把有限的资源全砸在刀刃上。 比如俄军的 S-400 防空系统,用的芯片制程停留在 90 纳米,却能同时追踪 300 个目标;T-90M 坦克的火控系统,芯片工艺落后西方两代,却能在实战中抗住电磁干扰。 这种 “够用就行” 的实用主义,让俄罗斯在军工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法则。 一是,西方制裁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俄罗斯每年芯片进口量仅占全球的 0.1%,其中 70% 用于民用电子设备,真正卡脖子的军工芯片早有储备。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2 年俄罗斯军费开支的 35% 用于微电子研发,重点攻关抗辐射芯片、耐高温半导体等特种领域。 这种 “定向突破” 策略,让西方的技术封锁显得有些滑稽 —— 你限制的是智能手机芯片,我却在导弹制导芯片上玩出了新花样。 二是,俄罗斯的反制裁手段堪称 “精准打击”。 当台积电停止代工俄自研的 Elbrus 处理器时,俄罗斯反手就断供了全球 30% 的氖气。 这种制造光刻机激光源的关键材料,直接让 ASML 的 EUV 光刻机生产线陷入瘫痪。 更绝的是,俄罗斯还通过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灰色通道”,将民用芯片拆解后用于军事用途。有西方专家估算,俄军无人机中约 40% 的芯片来自民用市场改装,成本比原装货低 80%。 最后,中国成了俄罗斯的 “芯片备胎”。 虽然中芯国际无法直接向俄罗斯出口 7 纳米芯片,但通过第三方转口贸易,俄罗斯获得了大量 28 纳米至 45 纳米的成熟制程芯片。 2023 年中俄半导体贸易额增长 217%,其中 60% 用于军工领域。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还盯上了中国的 “去美化” 技术 —— 华为的昇腾 910B 芯片架构被俄罗斯仿制,用于新一代电子战系统。这种 “借船出海” 的策略,让西方制裁的效力大打折扣。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完全没有短板。其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米克朗集团,65 纳米制程工艺还停留在 2006 年的水平,这导致俄新一代隐身战机苏 - 57 的雷达系统性能落后 F-35 约 30%。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 “非对称竞争” 反而让俄罗斯在某些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比如其自研的 KRET 电子战系统,采用 300 纳米芯片,干扰范围却比美国同类产品大两倍。
美国财长呼吁中国“换条路走”:你们不能再继续依赖出口的路线了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