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徒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5-02 19:37:22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徒刑,可他却说:“我当时也是迫于无奈啊!” 冯增敏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村娃,50年代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就扛过苦活。参军后,他凭着一股子韧劲和胆量,在部队里慢慢有了名气,混到了448团八连指导员的位置。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个有点经验的基层军官,懂得战场上的规矩,也知道军人肩上的担子有多重。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他跟着部队上了前线,满心想着完成任务、保护弟兄们安全回家。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把他逼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绝境。 部队打完仗后,上面决定撤退,可撤退路线却成了个大问题。师长觉得走平坦路线虽然慢点,但安全;副军长却拍板走山林路线,说这样能躲开越军的埋伏。结果呢?这决定直接把部队送进了火坑。2营在山谷里被越军堵了个正着,枪声炮声响成一片,弟兄们被打得抬不起头。那山路窄得要命,前后都被围死,战斗打了几天几夜,子弹打光了,粮食也没了,援军却连影子都看不到。士兵们一个个倒下,活着的也饿得站不稳,冯增敏眼睁睁看着队伍被耗得只剩一口气。 那时候的冯增敏,脑子里估计乱成了一锅粥。继续打下去,可能一个活口都留不下来;投降呢,又违背了军人死战到底的誓言。他不是没想过拼到底,可看着身边那些年轻的士兵,饿得皮包骨,有的连枪都握不住了,他心里估计也翻江倒海。他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不能让这些弟兄全死在这儿。最终,他下了决心,带着202个还活着的士兵举了白旗,向越军投降。这事儿在战场上炸开了锅,有人说他怕死,有人说他至少保住了大家的命,可不管咋说,这一步他算是迈出去了。 投降之后,冯增敏和这200多人被越军押到了战俘营。日子不好过,吃的是糟糠,干的是苦活,精神上的折磨更不用说。战后回了国,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军事法庭的审判。法庭上,他反复说自己是被逼无奈,可法律不认这个,判了他10年徒刑,还开了军籍和党籍。整整10年,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军官变成了阶下囚,人生彻底翻了个个儿。出狱后,他回了老家,低调地过日子,偶尔跟人提起当年的事,总是一脸苦笑,说自己也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回国后的审判,其实不光是对冯增敏一个人的审判,也是对战争里人性抉择的一次拷问。那时候部队里纪律严得很,投降这种事几乎就是死罪。可冯增敏的案子不一样,他不是一个人跑了,而是带着200多人一起投降,这事儿在军史上都不多见。有人说他违背了军人的荣誉,临阵脱逃是耻辱;也有人替他说话,说他是为了保住弟兄们的命,换成谁也未必能做得更好。法庭最终定了他的罪,可社会上的议论却一直没停过。有人骂他是叛徒,有人却觉得他挺可怜,夹在职责和人性中间,咋选都得挨骂。 冯增敏的故事,其实是战争里一个缩影。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了不到一个月,却死了好几万人,伤的更多。战场上哪有那么多英雄豪情,更多的是血淋淋的现实。冯增敏面对的,不是教科书里的光荣战役,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命在他眼前消失。他选了一条路,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可他保下的那些士兵,后来不少人回了家,活了下来。这事儿让人唏嘘,也让人忍不住想:战争到底是为了啥?是荣誉,还是活着?

0 阅读:0
无畏战士闯龙潭

无畏战士闯龙潭

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