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原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重病入院,小护士严密“监视”着他。1天,许司令去卫生间方便,小护士不能跟着。半天后,许司令还没有出来,小护士赶快去喊医生,只见许司令正往大衣口袋里塞东西。 1985年,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在病房里与死神抗争,而一个小护士的细心观察却意外揭开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秘密。 许世友,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军事史上是个响当当的存在。他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着几个孩子过日子。八岁那年,他被送到少林寺当了和尚,法号永祥。在那儿,他练了八年武艺,拳脚功夫扎实得不得了。1926年,他离开少林寺,投身军队,先在国民革命军当了个连长。没过多久,1927年,他加入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从此走上了革命的路。 在红军里,许世友从排长干到团长,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手里拿把大刀,带着弟兄们往前闯。长征路上,他带着部队爬雪山,脚踩着冰面,手抓着绳子,硬是一步步带着人过了悬崖。抗日战争时,他当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指挥官,带着队伍夜里偷袭鬼子,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干过山东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还被授了上将军衔。他这人没啥架子,常穿着旧军装下基层,跟士兵一块儿摸爬滚打,检查枪械时还亲自上手拉枪栓,动作麻利得很。他的军旅生涯几十年,战功多得数不过来,作风硬朗,部队里的人都服他。 到了1985年,许世友的身体开始不行了。那年春节刚过,他老觉得肚子疼,起初还硬撑着,坐在家里藤椅上,手按着肚子,喝点热水想缓解。家里人看他脸色发黄,满头是汗,赶紧把他送到南京华东医院。一检查,肝癌晚期,医生拿着病历夹,叮嘱他不能喝酒。刚住院那几天,他还算听话,护士送药来,他就坐起来,把药片一口吞下去。可没过几天,医生巡房时闻到病房里有股茅台酒味,弯腰一看,床底下藏着个绿玻璃瓶,里面还有半瓶酒。许世友坐在床边,双手交叉,抬头冲医生咧嘴一笑,也不解释啥。医院一看这情况,赶紧派了个小护士叫小李,专门盯着他。 小李这姑娘挺认真,每天轮班守着他。有一天中午,许世友披着那件厚重的军大衣,拄着拐杖,慢慢挪到厕所去。小李就站在走廊尽头,盯着厕所门,等着他出来。结果等了半小时,还没动静,她心里一紧,赶紧跑去喊医生。医生推开门一看,许世友站在厕所角落,手里捏着个酒瓶,正往大衣口袋里塞,瓶口还晃了晃,洒出几滴酒来。原来,他藏的是茅台酒。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也明白医生不让他喝酒,可他还是偷偷弄了点酒,想在最后日子过得舒坦些。这事儿一出,医生也没辙,只能摇头叹气。 说起来,许世友这辈子跟酒还真有缘。他年轻时打仗,胜利了就爱跟战友喝两口,高兴了就多喝几杯。后来年纪大了,医生劝他少喝,他嘴上答应,可心里总放不下来。这次住院,他明知病情严重,却还是忍不住弄了点茅台。这不是他不懂医嘱,而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命的终点。一个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兵,到了最后,还是倔得像头牛。 没多久,他的病情恶化得更快了。病房里消毒水味越来越重,他躺在床上,床头放着军帽,氧气管从鼻子那儿连着,胸口起伏越来越慢。医护人员进进出出,带着仪器忙活。他偶尔睁开眼,看看窗外,南京秋天的梧桐树叶子一片片往下掉。老战友来看他,他声音虽小,但还硬气,挥挥手让他们别难过。家里人守在床边,他挨个交代后事,语气平静,手叠在胸前。1985年10月22日下午三点多,心电监护仪响了长音,他走了。护士盖上白布,房间里安静得让人发慌。消息传到南京军区,领导们赶到医院,追悼会上花圈摆了一屋子,他的遗像挂在中间,军帽搁在灵柩边。按他生前的意思,遗体运回河南新县,埋在母亲墓旁边,墓前几棵松树站得笔直。许世友这人,一生都在打仗、奉献,到了最后,还保持着军人的硬气。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29评论】【9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