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是一个慢功夫,需要调理一段时间,健脾的基本方药是(1)归脾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党参15克、木香5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本方能养心健脾、益气补血,故适用于脾虚气弱、不能摄血者。
(2)补中益气汤:黄芪15克、炙甘草6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本方能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中气下陷而不摄血者。
(3)黄土汤:干地黄10克、白术10克、附片6克、黄芩3克、阿胶10克(另包烊化)、炙甘草6克、灶心土30。本方能温阳健脾止血,适用于脾阳虚而不摄血者。
在健脾的中药调理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或同一个前后的不同情况对药物进行加减变化:鼻齿、肌出血时选用方(1)酌加侧柏叶10克、茅根12克、藕节10克等以止血。便血可用方(3)加炮姜10克温阳止血,白及粉15克以收敛止血;便血不止,尚可加三七粉10克、花蕊石15克以化瘀止血。尿血用力(2)加龙骨、牡蛎、金樱子各12克以固涩止血;若尿中有血块,宜加三七、生蒲黄各10克、琥珀粉(冲服)15克以行瘀止血。月经量过多,崩漏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阿胶15克、艾叶8克、炮姜10克以温经止血,加乌贼骨、血余炭、茜草炭、仙鹤草、旱莲草各10克等固涩止血。若出血最多,病人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微欲绝,为气随血脱之危重证候,当急用独参汤(人参15~30克)益气固脱,待病情缓解后,再辨证论治。若气虚衄血不止,可用生晒参6克,加童便一盅冲服。
药物调理很重要,但食疗也很重要,如果脾气虚弱,我们平常可用如下方法调理:(1)红枣3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能补益脾胃。(2)大枣4份、藕节1份,将藕节水煎至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可健脾益胃止血。(3)花生衣50克、红枣50克,水煎服。治肌衄。(4)活鲫鱼l尾(约4、5寸长)去肠杂,腹内纳入当归10克、血竭3克、乳香3克,泥封烧存性,研成细末,用温黄酒送服。每次3克,1日2次,治脾不统血之血崩。(五)静脉注射疗法生脉针(或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亦可加入五味子制成静脉注射液,每次30~5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静滴。每日l~2次,适用于气不摄血和气阴两虚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