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速度节,更令人难忘。去年很遗憾,没能赶上第一届金盏速度节,今年终于如愿以

然哲陈 2025-05-09 22:23:44

家门口的速度节,更令人难忘。

去年很遗憾,没能赶上第一届金盏速度节,今年终于如愿以偿,感受很多。

我一直不喜欢“中国没有汽车文化”这种话。汽车文化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但也不是谁有资格盖章才能成立的。我们这一代人,哪怕还在摸索,也有很多人愿意认真地、热情地去做一点事。文化就是这么长出来的。

这次我担任了开幕式主持。说实话,面对台下那些市长区长、外国使节,我确实有点紧张。不是怕讲不好,而是心里很清楚:这个场合上说“汽车文化”这四个字,分量不一样。讲好了,是让更多人重视;讲不好,就只是一个热爱者的自言自语。

“汽车文化”,我希望我能讲的掷地有声。

“继续为您讲述汽车文化的精彩”——我在节目里说了无数遍,但当着那么多人、在台上说出口时,我第一次感觉到,那不是一句节目的口号,而是我这几年走南闯北、拍节目、跑展会的全部意义。

这次也更能体会bro 的不易。太辛苦了,前前后后那么多事要操心。但只要坐下来,看着一辆辆老车、新车巡游而过,那种热血涌上来的感觉就没变过,车是热的,人更是热的。

金盏速度节,可以成为中国汽车文化的一个起点。几年前,我在英国银石拍过一个堵车的视频,清一色的外国车。那会儿我没敢想,这种事哪天能在中国发生。但这次,在金盏,看着仰望U9、猛士917、小跑车SC-01穿过巡游路线,我又拍了个“堵车视频”。这回,是我们的车。

这些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有的被调侃,有的被膜拜,有的争议满满。但后来我也想通了,不管是正经讲性能的,还是调侃讲梗的,其实都是文化的一部分。E46、W204、AP1那些年不也被拿来做梗吗?热爱从来不是单一口径。

梗不会结束,只会一代传一代。

当然,金盏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但古德伍德当年不也一样?第一届的时候也没人知道它会变成现在这样的顶级盛会。

我愿意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地去做,中国的古德伍德不只是个笑谈。这几年,我们已经有了能出海的中国品牌,有了F1赛场上的中国车手,现在,也有了我们自己的速度节。

也许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汽车文化盛开的那一天。

金盏速度节仰望

0 阅读:0
然哲陈

然哲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