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失节的三重致病逻辑1. 量的失衡:过饱与饥饱无常​《素问·痹论》“饮食自倍,

美倩谈健康 2025-05-26 18:53:40

饮食失节的三重致病逻辑

1. 量的失衡:过饱与饥饱无常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为理论源头,强调饮食超量直接导致脾胃纳化失职,水谷停滞中焦,形成有形之积。

​临床特征:突发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多见于暴饮暴食后,舌苔厚腻、脉滑实。

2. 质的失衡:饮食偏嗜与搭配失宜

​五味偏嗜:

​过食辛辣(热无灼灼):耗气伤阴,酿生燥热,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急而爪枯;

​过食生冷(寒无沧沧):凝滞脾胃阳气,致寒积食滞,见脘腹冷痛、便溏夹不化食物。

​结构失衡:

​嗜食肥甘厚味(高粱之变):湿热内生,阻滞气机,常见于肥胖、酗酒者,症见脘痞苔黄腻;

​饮食单一(如过食生冷瓜果):损伤脾阳,生湿生痰,症见便溏、痰多。

3. 时的失衡:饮食节律紊乱

​《灵枢·五味》强调“谷不入,半日则气衰”,反之,饮食无定时(如饥饱无常)则脾胃升降失序,久则形成习惯性积滞,表现为反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