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州长亲自发讣告:俄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

秋恒看军事 2025-07-05 10:34:14

2025年7月3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州长亲自发讣告:俄海军副总司令,米哈伊尔·古德科夫少将,在库尔斯克前线指挥所遭“海马斯”火箭炮精准击杀,当场身亡。一起阵亡的,还有十余名俄海军高级军官。这不是个别损失,这是一个军种的脸面被乌克兰直接撕下来扔地上踩了几脚。 就在几周前,俄军才刚被自杀无人机轰得焦头烂额,连图-95、伊尔-76这类大国标志性装备都被烧成废铁,西方情报机构几乎是公开羞辱地指出:俄罗斯本土防空,跟瑞士奶酪没啥区别,洞太多。这事还没捂热,现在轮到了指挥体系,而且还是海军的中枢之一,被当场“清算”,这已经不是打脸了,是在军事威慑体系上直接凿了个大洞。 有人说乌军“运气好”,碰巧打中;但真相是,西方情报卫星全天候监视,电子监听随时在线,再加上“内鬼系统”活跃,古德科夫的位置很可能早就被标了红圈。更讽刺的是,这位少将阵亡的地点,居然是俄方前线的指挥所,也就是说,敌人不是在正面战场上杀的他,而是在俄军的“大脑”上动了手术刀。 乌军的这一波行动,被某些军事专家称作“海马斯版斩首战术2.0”。但真正眼红的,不是乌军,而是隔着整个东海的那一边:台湾。 岛内媒体这两天已经兴奋到快脱水:解放军会不会也被“海马斯”打一下?台军刚到货的那29套海马斯系统,是否能复制乌军的“斩首战绩”?更有甚者,直接喊出“斩首东部战区”这种热血中二台词,仿佛下一秒就能靠几发火箭弹扳回几十年军力差距。 这波高潮来的快,去得也不会慢。 首先必须承认,海马斯火箭炮是一种精度极高、响应极快、操作灵活的远程打击平台。它能发射M31 GPS制导火箭弹,70公里精准打击目标;也能发射ATACMS战术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具备强大的战场覆盖力。在乌克兰战场上,它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但那是在西方情报全天喂料、俄军通信混乱、指挥系统高度依赖前线驻扎的条件下。 问题是,解放军不是俄军。 古德科夫会死,是因为俄军的作战体系太落后,前线打仗还得将领亲自指挥,这不是勇,而是穷。俄军前线-指挥部之间信息断层严重,中层沟通失效,必须有人到场捡锅盖。 台军如果真以为可以照搬,那可就天真到家了。解放军早在军改之后,已经彻底清掉冗余指挥链,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联动、多层火力网格和纵深决策体系。前线旅长都不需要“目视战场”,何况军区级指挥所?台军要“斩首”,得先问问你海马斯打不打得到我指挥部。 而且就算能打得到,轮到你先开火之前,你自己指挥所还在不在都两说。解放军的PHL-191远程火箭炮,采用模块化发射器,最大能发射750mm口径的战术弹道导弹,射程可达500公里,精度低于5米,火力一体化联动响应,压根不需要“间谍线报”,直接靠卫星锁定,打完换车,残影都不留。 别拿海马斯和东风比,那是种族差异。连和PHL-191比,都嫌过分。 更何况,从“反导”这道门槛来看,海马斯到了台岛手里,不见得能打出去几发。解放军的HQ-16、HQ-22、甚至东风家族某些改型,构成了多层覆盖的反打体系。你只要敢发射,雷达立刻锁定,几十秒内反击命中。 所以台军在看完乌军“海马斯斩首”成功后,在岛内开始幻想“一发翻盘”,说白了就是急了。他们也清楚,美军不会再替他们扛枪了,所谓“战术自治”只能靠自己撑场。海马斯只是他们能抱的那根浮木,用来自我麻醉用的。 然而幻想归幻想,现实可不会陪他们演戏。 俄军失误的教训不是台军的希望,而是台军即将重演的剧本。区别只是,俄军被斩首后还能换人继续打,台军如果真敢试一试,会发现自己连换人的时间都没有。 你可以打第一发,但你绝对打不出第二发。

0 阅读:12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