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来了!印军3架阵风、2套S-400全被击毁,莫迪却高喊“零损失”?军方怒甩20亿美元战损清单,打脸政府全球宣讲的“胜利神话”。 7月2日,印尼雅加达的一场闭门军事研讨会上,印度驻印尼武官希夫·库马尔少校甩出了一套让整个南亚都不敢眨眼的PPT。 他没有用任何修饰语,只是一条条列出战损数据:3架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29及1架国产无人机、两套S-400,总损失超2.7亿美元。 他所说的每一个数字,都是莫迪政府极力掩盖的真相,也让那个早在5月7日就结束的印巴空战,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真正的崩塌,早在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之后就开始了。4月22日那天,印控克什米尔发生的爆炸还未查明真凶,印度就急不可耐地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 紧接着宣布退出印度河水条约,妄图用“水资源武器化”压迫对方,让局势从一场恐袭事件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 巴方警告“这是战争行为”,最后等来的,不是谈判桌,而是五架印军战机越境突袭。 那天的天空并不湛蓝,但飞行员的惊叫却极其清晰。 阵风战机上的飞行员不断呼叫:“数据链断了,无法接收指令!”苏-30MKI还没来得及锁定目标,米格-29UPG就已被巴方的枭龙Block3锁定。 不靠雷达,单凭中式数据链和ZDK-03预警机的协同,巴军实现了“先敌发现”,也完成了全歼反击。 短短数十分钟,印度的六架战机变成了废铁,包括一架因信号干扰坠毁的光辉无人机,使用的还是民用通信模块。 如果说空战失利还可以归咎于战术失误,那接下来S-400的被摧毁就是彻头彻尾的系统崩塌。 5月冲突期间,巴军的JF-17战机故意诱使印度S-400雷达开机,然后发射CM-400AKG超音速导弹。两套价值12亿美元的防空系统瞬间瘫痪。 主要原因是印度为了省钱,拒绝购买俄方配套的预警雷达,结果导致这套“反导利器”连敌人都没看清就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而印度政府在这场灾难中选择的不是反思,而是遮掩。5月10日,政府高层声称S-400“完好无损”。 外交部紧接着在全球宣讲“胜利”,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零损失”的宣传片。阵风的残骸照片被标注为“假消息”,而军方内部则被全面封口,连飞行员家属都被要求“保持沉默”。 但沉默无法掩盖裂痕。印空军司令巴蒂在5月11日含糊其辞地表示“损失是战争的一部分”。 到了月末,国防参谋长乔汉在香格里拉论坛上首度承认“战机损失”,却将责任推给“政治限制”。 库马尔的PPT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清单不仅列出了战机与防空系统的型号和数量,更指出整个作战过程中的指挥混乱和技术短板。 阵风用的是法国数据链,苏-30用俄制系统,预警机却是以色列的方案,结果就是指挥延迟长达8分钟,战机之间只能靠语音沟通。 而对手巴基斯坦,则采用了全中式体系,实时数据共享,指令一发即达。战斗还没真正开始,印度的战机已经成了靶子。 而S-400的失效,更像是一场自毁式的笑话。印度在采购时,为了节省开支,拒绝购买配套的早期预警卫星和指挥系统,导致S-400只能靠肉眼“盯天”。 当CM-400AKG飞来时,它甚至没能锁定目标就被摧毁。军方的愤怒不再隐藏。明面上是库马尔的清单,暗地里则是接二连三的爆料。 一位陆军上校匿名向《印度快报》透露,政府在决策中强行干预战术部署,甚至在战斗中禁止打击巴军基地,导致战机起飞后无所作为。 而海军系统则有军官通过海外研讨会放风,直指莫迪政府“用政治压制军事专业”。 国内的反对派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国大党高层在7月3日召开紧急记者会,公开质问莫迪:“你说的胜利,够换半套S-400吗?” 民众也终于开始质疑这场“只赢在嘴上”的胜利。社交媒体上,“阵风去哪了”“S-400失踪案”等话题迅速登顶热搜。 国际军火市场也因此震动。曾经神话般的阵风战机、被誉为“天空盾牌”的S-400,在这场空战中双双败北。 反倒是巴基斯坦的中式体系,首次在实战中打出了“发现即摧毁”的威慑力。法国和俄罗斯的军售订单出现大幅下滑,而中巴联合体系的关注度则迅速上升。 库马尔的清单,不只是一张战损统计表。它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印度军政高层的脸上。它揭示了一个民族主义叙事下的脆弱现实,也预示着下一轮冲突可能更加猛烈而失控。 南亚的天空,已经不再宁静。而那句“零损失”,如今听来,更像是一句刺耳的讽刺。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9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