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提出质疑了!7月8日,重庆,女子在药店买同一款药,刷医保需要支付26块,

纸短情长啊 2025-07-15 16:34:11

终于有人提出质疑了!7月8日,重庆,女子在药店买同一款药,刷医保需要支付26块,付现金只要18块钱,女子一脸纳闷,为什么医保要比现金贵?谁在动参保人的“奶酪”? 信源:药店推行阴阳价,别把医保卡当套利卡-新华网 医保卡买药比现金还贵,这件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最近成了热门话题 按理说,医保定点药店享受政策支持,本该“薄利多销”,给老百姓实惠。可现实却是,同一盒药,刷医保卡竟比付现金贵出一大截。 这盆冷水,首先泼在了重庆的邓女士身上。她去药店买一盒常备的三黄片,店员报价18元。邓女士习惯性地递上医保卡,谁知收银员看了一眼说:刷医保卡,个人账户要付26元。 同样的药,两种价格,用医保反而更贵。面对邓女士的质疑,店员只轻描淡写地回了句:价格一直都不一样的。 她干脆拒绝付款,扭头去了附近一家非定点药店,结果只花了16元就买到了。这件事让她越想越不是滋味,感觉自己的“救命钱”被药店算计了。 邓女士的经历一发上网,立刻捅了马蜂窝,网友纷纷表示“这早就不是新闻了”。有人抱怨,网上卖20元的药,到药店刷医保卡要38元,即便报销一部分,个人账户付的钱还是跟网购一样多, 还有人说,不光是买药,看病也一样,自费或许几百块能解决,一用医保,账单就敢开到几千块。只要顾客一说要刷医保卡,店员立马“来精神了”,专挑贵的推荐。 那么,药店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搞“阴阳价”? 表面上,药店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解释说,顾客刷医保卡买药,钱并不能马上到账。这笔钱要先进入医保系统,再由医保部门和药店结算,周期短则一个月,长则一个季度。 如果药品还涉及统筹报销,药店甚至得先垫付资金。再加上结算时要提交各种数据记录,还要支付一笔手续费。一些药店便声称,为了弥补这些资金和时间成本,只好把费用转嫁到药价上。 但这套说辞,根本撑不起有时高达近50%的差价。说白了,这背后真正的驱动力,是药店的逐利心态。 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2023年医疗卫生总支出已达9万亿元,然而,就是因为这种医保乱象的存在,才会导致不论国家投入多少钱,老百姓依旧看不起病 除了报价高,医保报销范围受限也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医保报销目录存在局限性,许多高价进口药、先进医疗设备及部分诊疗项目未被纳入。 例如,一些癌症患者需使用进口靶向药,这些药物价格高昂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患者只能自掏腰包,导致医疗负担加重。 此外,医保报销比例虽有提升,但实际报销额度仍较低,如居民医保报销的真实比例仅约50%。 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也是医保乱象的重要表现。部分医院存在过度医疗现象,为追求经济利益,给患者多开检查、多开药、开高价药 尽管我国在医保领域投入巨大,但由于医保报销范围受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存在,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而这种“阴阳价”的存在,伤害的绝不只是消费者的钱包。它首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让本该提供保障的医保卡,成了支付更高价格的“冤种卡”。 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会蚕食医保基金的根基。个人账户的钱也是医保基金的一部分,药店通过虚高定价,实际上是在变相套取基金,造成“跑冒滴漏”。 长此以往,人们对医保制度的信任感会大打折扣,甚至动摇缴纳医保的积极性。 医保基金是全民共济的保障,它的公平和安全不容侵犯。这场“阴阳价”的闹剧,需要监管、药店和我们每个参保人共同努力来终结。 那么,对于药店的这种“阴阳价”行为,你认为有哪些更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落实呢?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迷失自我

迷失自我

2
2025-07-15 17:24

这事在刚普及医保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没人去往上捅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