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权臣高澄郊游,遇到了一个漂亮尼姑,就强行连夜逼她一起谈佛法,然后带回宫中,生了个孩子,就是世间第一美男子高长恭。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专家:传说兰陵王母亲是尼姑 遭高澄逼奸而生子;澎湃新闻——【邺城故事】勇武善战北齐将 悲剧人生兰陵王)
北齐年间,皇帝的位置换了又换,江山摇摇欲坠。
兰陵王高长恭在这样一个乱世里出生,他是皇族出身,但命运多舛。
他的祖父是高欢,父亲是高澄,这本来能保证他一生荣华。
可事儿没那么简单。高长恭的母亲是谁,没人说得清。
有传言他娘是个小尼姑,高澄外出打猎时躲雨碰到就临幸了她。
后来尼姑生了娃,高澄不想张扬,接回宫中就没再管。
还给高长恭取个小名叫孝灌,暗指他长大了要记得尼姑庵里的娘。
高长恭从小没娘护着,日子难熬。
他爹高澄是皇位继承人,本该当皇帝,可高长恭才六岁那年,祖父高欢死了,高澄还没继位就被仆人害死了。
这一下子,高长恭成了孤儿,只能寄居在皇叔高洋家里。
高洋可不是善主,自己当了皇帝后成天沉迷酒色,还杀人不眨眼。
皇室里兄弟们互相残杀,弄得人人自危。
高长恭被晾在一边,没人管他,可他自个儿没泄气。
在没人关注的角落里,他苦读诗书,研究兵法,连骑射武艺都天天练。
这么憋着劲儿,到了十六岁,高洋才想起有这么个侄子,随手给他个小官叫通直散骑侍郎,干些杂事。
这起步不高,但高长恭本事大,很快就显露头角。
问题是,他长得太俊了,脸上柔美动人,《兰陵忠武王碑》写他音容兼美,到哪儿都被盯着瞧,男男女女都跟着起哄。
战场上敌人还嘲笑他,说他靠脸吃饭。
高长恭想扭转偏见,就专心练武艺,还打了个吓人的面具戴在脸上挡脸。
战场上他戴面具冲杀,威风凛凛,《旧唐书》提了这事儿,说高长恭常用假面对敌。
这招管用,他打仗的本事慢慢出名了。
高洋一开始不信这个侄子有能耐,但高长恭办事稳当,几次小差事干得漂亮,官儿就升了。
公元560年,他十九岁,被封在徐州兰陵郡,就叫兰陵王,还有个官位叫领左右大将军,管三品大权。
那会儿北齐皇帝一个接一个换,皇室里乱成一锅粥,兄弟们你杀我我杀你,高洋死后,皇帝宝座换了三个人。
公元565年,高湛退位,儿子高纬当了皇帝。
这高纬学他爹的坏毛病,整天玩乐不理朝政,忠臣劝谏都没好下场,奸臣倒步步高升。
性子暴虐,喜怒无常,大臣上午跟他喝酒,下午就可能掉脑袋。
有回他的兄弟南阳王高绰在封地胡作非为,抢了妇人的孩子丢给野狗,还害死妇人。
有人告到高纬那儿,高纬不罚他,反请吃酒,问高绰怎么想出的这乐子。
两人在宫里拿蝎子咬人玩儿,害死不少无辜。
高长恭看着这情形,心里担忧,可不敢直言劝高纬,怕惹祸上身。
他想自保,就动脑筋。先是被奸臣排挤出了京城,到地方当刺史。
平时他不贪财,这会儿却装样子,故意贪污朝廷钱款,还向豪绅要贿赂,说给钱就能办事。
他以为高调敛财能让高纬看轻他,免得生疑。
可高纬生性多疑,高长恭越这样,皇帝越不放心。
高长恭急得不行,找亲信商量。
人家告诉他,光贪财不行,得让皇帝觉得他病秧子干不了大事。
高长恭想装病,但太医一查就露馅。
真病也难,他身子骨壮实,常年练武,几年没病过。
他淋大雨、受风寒,连个喷嚏都不打。
等脸上长了个小疽,肿了点脸,可也不顶事。
愁着,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攻打北齐,大军压到金墉城,离都城邺城一步之遥。
高纬怕死,没人可用,只好硬着头皮派高长恭去。
敌军人多势众,二十万大军包围金墉。
北齐分三路迎敌,高长恭带五百轻骑,硬闯敌营,杀到城门口。
守城的兵不认识戴面具的他,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那张俊脸,守军认出来是战神兰陵王。
他进了城,部署计划,带着五百轻骑冲回敌营,里应外合,把北周二十万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仗叫邙山之战,高长恭赢了大胜。
军营里大伙儿庆祝,还传唱《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二十三岁成了北齐战神,威望高过皇帝高纬。
高纬多疑得很,立刻翻脸。
高长恭回家,高纬就派人送来一杯毒酒。
高长恭不反抗,笑叹道自己忠心反遭害,端起酒就喝光。
临死前,他交代妻子烧掉家里所有欠条,别跟人讨债,免得太丢皇族面子。
高长恭死时三十三岁。他死后,北齐没几年就被北周灭了,高纬也被杀。
《北齐书》记载,北齐二十八年里换了六任皇帝,没一个明君,兄弟相残成风。
高长恭一生惨淡,少年孤苦,好不容易靠本事出头,却死于皇帝的猜忌。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