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俄罗斯军方大手一挥,从中国订购了50000箱泡面当军粮,谁知,货刚到没几天,俄罗斯人就变脸了:我们要全额退款!中方极力挽回,直到得到退货理由一说出来,瞬间让人哭笑不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俄罗斯军方从中国订购了五万箱方便面,准备作为军队补给食品,这笔订单数量庞大,对当时的中国食品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国内生产厂家接到订单后,加班加点赶工,按时将方便面发往俄罗斯。 俄罗斯方面也对这种新型的速食产品充满期待,认为这种只需开水冲泡就能食用的食品,既节省时间,又方便运输,非常适合作为野战军粮。 不久之后,这批方便面抵达俄罗斯,军方迅速将货物分发给部队,士兵们第一次接触来自中国的方便面,感到十分新奇,按照军队的分发安排,方便面在食堂中被煮开发放。 面汤的香气飘散开来,吸引了不少士兵,然而,第一次品尝过后,部队内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士兵们纷纷表示难以下咽,很多人甚至拒绝继续食用,很快,俄罗斯军方正式向中方提出全额退货的要求。 接到消息后,中方工厂非常震惊,订单数量巨大,退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方急忙与俄罗斯方面沟通,了解退货原因,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是因为方便面调料的辣味让士兵们难以接受。 中国的红烧牛肉面在国内被认为只是微辣,调味偏向大众口味,怎么到了俄罗斯就成了问题?为此,中方特地派出代表前往俄罗斯调查。 调查团抵达后,走访了俄罗斯军营和食堂,经过认真了解,发现俄罗斯士兵平时饮食清淡,习惯以土豆、黑面包和炖菜为主,基本不吃辣味食品。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士兵的饮食习惯有一个特别之处,他们通常会先喝下方便面的汤,然后才吃面,由于调料都溶在汤里,汤的辣味变得非常浓烈,士兵们直接喝下去,自然感到无法忍受。 此外,俄罗斯士兵普遍有喝伏特加的习惯,长期饮酒让他们的味觉对辣味异常敏感,原本在中国人看来只是微辣的调味料,对他们来说却像是火辣的刺激。 弄清楚问题的根源后,中方立即商讨解决方案,生产厂家决定保留原有的面饼和配套包装,只是将调料包进行调整,推出不含辣味的版本。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工厂连夜研发新口味的调料包,去除了辣椒,加入了更符合俄罗斯人口味的香料,这批调整后的调料包很快被紧急空运到俄罗斯,替换了原先的辣味调料。 新调料的方便面分发到部队后,士兵们的反馈明显好转,汤的口味变得温和,方便面成了军队中受到欢迎的食品,原本打算退货的五万箱方便面,不仅没有被退回,还继续在俄罗斯军队中流通使用。 方便面逐渐成为士兵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食品,尽管只是简单的方便面,却因为适合口味,满足了部队对快速补给食品的需求。 这件事情平息之后,中国生产厂商意识到,出口产品不能单纯按照国内的标准来生产,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即使是小小的方便面,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 生产企业在后续的出口合作中,更加重视对目标市场的调查和了解,产品也更加多样化。 俄罗斯市场的稳定,让中国方便面在海外打开了局面,几年后,即便俄罗斯的军需物资逐步改善,方便面依然保留在军队的日常供应中。 很多俄罗斯士兵在服役结束后,仍然对中国方便面印象深刻,一些商人也开始在俄罗斯民间市场销售中国方便面,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这起因为辣味引发的退货风波,成为中国食品企业涉足国际市场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经历,生产厂家通过这次事件学到了在国际贸易中,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靠着灵活调整产品和积极沟通的态度,最终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还加深了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这场风波虽然起因简单,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俄之间的商贸往来。 中方凭借处理得当的方式,不仅挽回了订单,还通过这次事件打开了俄罗斯市场的大门,方便面这种看似普通的产品,意外地成为了两国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俄军曾订购5万箱中国方便面当军粮 嫌太辣险些全退货——新浪军事
1994年,俄罗斯军方大手一挥,从中国订购了50000箱泡面当军粮,谁知,货刚到
如梦菲记
2025-07-21 10:54: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