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排长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连炸敌人三座暗堡,可就在返回阵地时,一名隐

如梦菲记 2025-07-22 16:15:16

1979年,排长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连炸敌人三座暗堡,可就在返回阵地时,一名隐藏在暗处的越军已经将枪口瞄准了他的后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2月17日凌晨,南疆边境的山林里一片漆黑,雨季的湿气还未散尽,泥泞的山坡被夜色覆盖,解放军41军121师362团三排排长姜利民,领着排里的战士,正悄悄从丛林里穿过。   他们的任务是,趁兄弟连正面进攻时,从侧翼渗透敌阵,伺机打掉设在前沿的几个越军暗堡,拔除这个威胁整个防线的钉子。   前夜的侦察,摸清了敌人的基本部署,越军把主阵地建在无名高地的西北坡,修了三座机枪暗堡,交叉火力严密。   姜利民带着战士们,猫腰趴行了几百米,贴着山脚,利用乱石和灌木慢慢接近,敌人火力大都被正面进攻的部队吸引,三排顺利绕到侧翼,埋伏在离暗堡几十米远的一片乱石后。   等到前线炮火声密集起来,姜利民才示意准备出击,这时候,敌人依靠暗堡火力,压制了正面兄弟连的攻势,几次冲锋都被打退,地上的战士伤亡不少,姜利民看得清楚,这些火力点不拔掉,主力部队根本突破不了。   三排战士们手心冒汗,人人盯着山坡上的暗堡,姜利民用手势指挥,叫大家按事先分工行动,他率领突击组往第一个暗堡摸去。   敌人的视线全被正面战斗牵制,姜利民抓住这个机会,匍匐向前,距离不到十米时,正准备发动爆破的战士中弹倒地,姜利民当机立断,抢过炸药包,自己继续往前爬。   他趴在湿漉漉的泥地上,借着地形一点一点接近,机枪子弹从头顶呼啸而过,火光照亮他沾满泥巴的脸。   他找准射击死角,爬到暗堡正下方,将炸药包贴在射孔下,拉燃导火索后迅速翻滚到一旁,爆炸掀起的泥土和石块几乎将他埋住,第一个暗堡被炸成一堆废墟。   不等硝烟散尽,他又带着战士们扑向第二个暗堡,这次,突击组的两名战士相继被敌人火力打伤,姜利民没有犹豫,背起炸药包,单枪匹马向前冲。   夜色中,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地扫过来,姜利民躲闪着,突然加速,贴地冲向暗堡,他将炸药包顶在射孔旁,拉火管之后,借着惯性往侧面一滚,炸药引爆,第二个暗堡也被摧毁。   战斗还没结束,第三个暗堡隐藏在一处隐蔽的土坡后,火力压制得更加凶猛,姜利民和副指导员短暂协商后,决定他再去执行爆破,他从副指导员手里接过手榴弹,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敌人的火力朝他猛扫,他靠着山体快速接近,趁换弹的空隙,把手榴弹塞进射孔,爆炸响起,暗堡的掩体被炸开,敌人的火力点彻底瘫痪。   姜利民完成第三次爆破后,从山坡沿着交通壕往回撤,主攻部队的突破时间有限,他顾不上休息,边撤边查看战场,准备调配人手跟进。   当他走到一处弯道,敌人的一名暗藏射手抓住机会,从暗堡残骸后射出一梭子弹,姜利民被击中后背,倒在副指导员的怀里,他的手还指着主力部队突击的方向,像在提醒战友,别让牺牲白费。   姜利民的遗体被战友们带回阵地,战斗结束后,连队里的人才知道,他是362团前任政委的独子,本该在这次战斗前退役回乡。   他的退伍申请书一直夹在军装口袋里,南疆开战后,他主动留下来,申请参战,没有用过任何特殊关系,没有给自己安排轻松岗位,他只是和普通士兵一样,默默地扛起了责任。   战友们收拾遗物的时候,从他的行囊里翻出一只破损的老式手电筒,外壳布满弹痕,电池槽里沾着血迹。   后来,连队把这只手电筒摆进了荣誉室,成为每批新兵到来时都会看到的东西,那一夜,他用这只手电筒引诱敌人暴露火力,换来了战友的突破口,三座暗堡的爆破,为主力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道路。   姜利民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在战斗前后表现得与众不同,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冲在最前面,直到最后被敌人击中倒地,他没能等到胜利的消息传来,但主力部队顺利突破了敌阵。   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更多人的生还,这不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战士,为了一场胜利,尽了自己全部的责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姜利民——中国军网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