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0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次行程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马科斯此行明确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寻求与美国达成低关税的经贸协议,以促进贸易往来;第二则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美菲同盟,以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马科斯的目标是将贸易与安全问题紧密结合,旨在建立一个更为广泛的战略合作框架,与美国共同拓展这一合作领域。
在22日的会晤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马科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了会谈,气氛颇为紧张。凤凰网的记者向马科斯提问,询问他打算如何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实现平衡。马科斯回应称,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始终保持独立自主,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对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并强调菲律宾最强大的盟友一直是美国。
然而,特朗普对此并未表现出太多的认可,反而毫不客气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直言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常良好,双方在贸易方面的合作进展顺利,并且他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前往中国访问。特朗普还特意提醒马科斯,他与中国的交往是不过分的,这并不会让他感到不安。这一回答令马科斯面露尴尬,他无言以对,场面一度变得十分窘迫。
由此可见,美国在对菲律宾在南海行动的态度上,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表面上的“共同防御条约”和“南海仲裁案”的姿态,而实际上则暗中给予菲律宾支持与鼓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他有意推动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同时将美军引入东南亚地区,以进一步制约中国的影响力。
拜登总统上任后,中菲之间的争端愈发激烈,双方在海域中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导致菲律宾一方的九名人员受伤。然而,美国除了表达关切,似乎并没有采取其他实际措施。
为了谋取美国的支持,以求得其欢心,马科斯自上任以来便围绕仁爱礁、黄岩岛等南海岛屿频频发声,甚至不惜无视中菲关系而炒作台海局势,同时引进“堤丰”导弹系统,菲律宾的对华政策显然已出现了显著的转变。
然而,马科斯的精明判断却失误了,他没有掌握特朗普的真实意图。特朗普的再度上任彻底改变了策略,他将贸易与安全议题截然分开,各自独立处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明确表示“不寻求对抗中国”,这其实是在变相告诫菲律宾要谨慎行事,切勿过于激烈,以免破坏与中国的关系。
马科斯误以为自己能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先锋,因此期待通过亲美政策来与美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希望能在关税问题上获得优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待遇。当地时间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对菲律宾商品征收19%的关税,而菲律宾对美国商品则施行零关税,完全开放市场。
可以说,这次马科斯的华盛顿之行,仅仅换来了特朗普“慷慨”地将关税从20%降至19%,而菲律宾则要付出零关税的代价!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在周三毫不留情地批评马科斯,认为其“卖国求荣”,原本想通过军事合作换取经济利益,实际上却两头落空。美国不仅获得了关税优惠,还进一步掌控了菲律宾的外交政策。
马科斯上任后,迅速抛弃了杜特尔特时期的“亲华路线”,全力倾向美国,不仅扩大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使用权限,还频繁在南海对中国进行挑衅,变成了美国围堵中国的棋子。
他以为能在中美之间游刃有余,结果却沦为了美国可以随意驱使的棋子,面临着被迫签署不平等协议的窘境。中国外交部早就警示菲律宾,美菲的合作“不应损害第三方的利益”,然而马科斯依然选择跳进美国设下的战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