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吓破胆了?美国威胁再次打击后,伊朗总统:同意特朗普的说法
日前,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地公开表态,称伊朗不应拥有核武器,这一言论引发了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意外响应。在一次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采访中,佩泽希齐扬竟然表示赞同特朗普的观点,声称确实同意美国总统所言,认为德黑兰不应拥有核武器。
尽管佩泽希齐扬强调,伊朗的浓缩铀活动将始终在国际法的框架内进行,这意味着虽然放弃核武器的目标,但伊朗并不打算完全放弃其发展民用核设施所需浓缩铀的能力。然而,此时正值美国联合以色列发动轰炸,袭击伊朗地下核设施,同时两国之间就伊朗的核计划仍未达成最终协议,佩泽希齐扬的此番表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甚至让人感到惊讶。毕竟,伊朗自视为地区强国,面对美国如此威胁的情况下,何以表现得如此屈服?
这一情况或许与特朗普近期对伊朗的再次威胁密切相关。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直言如果必要,将考虑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再次打击。在伊朗与以色列之间为期12天的战争结束之后,关于伊朗与美国之间谈判的进展几乎没有实质性提高。因为伊朗一方的要求是:虽然愿意放弃核武器,但以色列也应当实现无核化。显然,这一立场是以色列和美国所无法接受的,导致双方在谈判中始终隔着巨大的鸿沟,自然难以取得成果。
对特朗普而言,施加极限压力以迫使伊朗放弃其核研发计划,甚至完全放弃核计划,几乎可以视为已经接近成功的“外交成就”。因此,对于伊朗方面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拖延战术”,特朗普自然不满。而美国早前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行动中,伊朗没有采取任何真正的报复措施,也进一步反映出其软弱无力。
基于这些背景和事实,特朗普肯定不会吝啬对伊朗的威胁,而事实也表明,此次威胁后,伊朗立刻表现出软化的姿态。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就能如愿以偿,成功逼迫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呢?
从客观上看,眼下的伊朗当局正处于软弱妥协的状态,渴望通过外交手段换取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甚至希望能获得美国对伊朗解除部分制裁的承诺。这一事实不可否认,但问题在于,美国想利用这一点,逼迫伊朗全面放弃核计划并非易事。一方面,伊朗国内保守派力量依然强大,虽然目前由于上层的和谈主张而受到压制,但一旦和谈条件过于损害国家尊严,侵害伊朗的利益,保守派就能借助民意的反对声势,站出来阻止伊朗当局向美国妥协。
另一方面,伊朗无论选择怎样的外交路线,其国家利益都显而易见。以色列对伊朗的威胁也始终存在,这使得即便伊朗希望妥协,也无法对以色列所拥有的核武器视而不见。简单来说,在以色列随时可能利用核武器威胁伊朗的情形下,即便伊朗暂时同意美国不进行核武器研发,但心中对核武器的追求肯定不会完全放弃。这一点,从伊朗坚持对民用核设施所需的浓缩铀提炼能力的维护中便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