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直播的时候讲了一下,目前三款车交出的成绩单。不同车型因为所处的环境差异不同,并不都能现在就下结论是否成功。
可以从目标、产能、订单三个维度,对具体的车型进行初考成绩分析(24小时内)。某种程度上,产能决定目标,订单是否达标又要参考目标,所以三者缺一不可。
★智界 S7/R7(正式上市)
从产能的角度来看,智界超级工厂至少每个月有2-3万的产能,智界目前仅有这两款车型,所以目标几乎不受产能限制,多多益善。
订单成绩,24小时破10000大定,转化率20%(52000小订),退订率较低,用户处于对权益或者同类车型观望之中。未退订就存在买或不买两种可能,尤其是对问界M7价格的预期较高,在M7发布预售价(9.4)和正式价格(9.23)之后,智界的大定转化才是真实成绩。甚至要等到十一黄金周结束,才能判断这次智界改款的成败。
★问界M8 纯电版(正式上市)
问界M8目前每周交付5000+,全月的交付能力预计在20000+,纯电版订单补充进来之后,如果增程订单不足,可挪移更多的产能给纯电版。目前没看到这样的趋势,按照30%的比例计算,正常给予纯电版5000-6000的产能即为上限,那么9月开启交付,即便产能直接拉到上限,M8纯电版的交付能力在2万左右,那么目标定在2-2.5万相对合理。
订单成绩,24小时大定破一万,在其他竞品已经出牌完毕的情况下,转化率参考性较强。目前完成目标的40-50%,剩余时间能够有1-1.5万的定单增长,基本就可完成目标。问界M8纯电交上的答卷最起码可以给到90分。
★尚界H5(预售)
产能情况不详,但以上汽的能力,应该上限很高。新产线对目标不产生影响,那么目标可以从“拼好车”的活动政策来推测。活动设置的最高档位15万小订,可以理解为15万小订是厂家认为相对比较有难度的完成目标。那么以此为界,把它当成是品牌的目标,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订单成绩,18小时5万小订,完成率33%。后续订单增长会陆续放缓,随着展车试驾车到店,以及发布会的临近再次迎来一定的高峰,具体能不能完成,还要看后续的持续性。如果15万小订是品牌的目标,按照30%的转化率,即为4.5万大定目标,分配到上市后剩余的3个月前,月均订单目标为1.5万。常态化订单增长叠加,和品牌想要的2万/月相吻合。
尚界H5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友商的某款车型,因为在这个市场,并没有一款车型可以卖到2W+一个月。设置这样的目标,本质上是要改变这个市场的格局,把辅助驾驶和安全代入到这个级别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之中,才能够完成,就如同23年把它们代入到30万级的市场一样[并不简单]鸿蒙智行智界r7问界m8四十万级销冠尚界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