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美国自己放不下身价!法媒报道称,虽然美国一再的表示中国跟美国在进行“谈判”,但事实是美国自己主动的在寻求与中国的接触! 在美国表面强硬的关税政策下,谁在真正推动对话?法新社5月1日报道揭开谜底,美国主动联系中方,试图缓解145%关税带来的压力,这是否预示全球贸易格局的转折?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几年,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本意想限制中国产品流入市场。起初,美国政府称这是保护本土产业,针对所谓不公平贸易。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美国企业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消费者面对物价上涨,负担加重。到2025年,美国经济数据明显下滑,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5%。股市波动剧烈,三月份损失达4万亿美元。节日期间,玩具和装饰品供应紧张,民众担忧短缺。国际上,美国拉拢盟友施压中国,日本领导人表示不愿盲从,韩国将议题推迟到选举后。美国农业部门出口锐减,内部矛盾暴露。中国则维护权益,反制措施精准,同时加快国内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新社5月1日报道指出,美国官员主动寻求与中国对话,尽管美国多次声称双方谈判中。特朗普当天表示,希望与中国签订贸易协议。报道曝光后,美国股市继续下挫。特朗普团队宣布豁免手机和电子部件关税,并暗示整体关税降低。5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延长部分中国产品关税排除,至8月31日。商务部长承认每天与中国沟通,但无法说明进展。华尔街不满,马斯克4月公开批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称政策愚蠢。比尔·阿克曼4月警告,若不暂停关税,将引发经济核冬。曾经支持者转为反对。美国农业部长承认与中国对话频繁,却无具体成果。这种矛盾显示美国底气不足。6月11日,美中高层谈判达成贸易框架,焦点在稀土出口。8月1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关税休战90天。整个过程,美国从强势转为求和,内部压力推动释放信号,稳住市场。 美国这种转变源于经济自损,关税导致损失巨大,企业供应链问题突出,军工领域稀土短缺。相比,中国经济韧性强,宁波舟山港巴西大豆进口船舶数量同比增加。2024年对中国共建国家进口额达9.86万亿元以上。货物贸易活跃,边境合作密切。中国坚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原则,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合作圈。2024年与共建国家贸易总额22.1万亿元,增长稳定。这种策略让美国关税效果减弱。中国在高端芯片、生物医药有差距,但这成前进动力,如过去集中资源攻克技术。中国继续改革开放,不随外部节奏动摇。美国意图或许缓和国内矛盾,中国以行动维护利益,促进全球稳定。
美国求中国再救他们一次?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大战,原本是想压垮中国,结果美国自己反而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