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建议大家都尽早去培养自己随时跑路的能力,因为现在真的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心态。如果有一天意外先来临,我能保证我离开这个岗位还是会有地方去。 所以分享三个我今年在这个方面刻意练习的点: 一就是行动先行,并且你要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让自己刻意地去学习。我发在自媒体账号上的第一个视频,就是我拿着我的手机架在我的杯子旁边拍成的。不要一边做一边怀疑,从前年就已经听到很多人说现在是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但是我每一年都有看到很多优秀的创作者。且我现在对于做好一件事的定义,不是做完,而是要带脑子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策略,一直去突破。 从今年开始,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其实都有带着刻意去学习的心态。比如,我会在部门复盘的时候,着重地听一下别人岗位的汇报内容,不需要彻底搞懂,就是看一下人家汇报成果里的关键词,然后自己去搜索一下,作为自己下一次跳槽的知识储备。 二、尝试触及新兴行业,不丢掉自己的硬技能。哈佛大学有一个特别知名的理论,就是人和人的差距来自于业余时间。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够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搭建能够让自己未来赚钱的个人事业,其实只要3个月就可以了。 这个理论我确实在读研的时候有成功印证过,因为我当时就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速成了Python。当时毫无经验的我,就是靠着这一个技能拿到了一个外界的offer,并且顺利毕业,签了11K的offer。 同时我也很建议大家,在做一些选择之前了解一下市场趋势。我当时就是有关注我想要去的这个岗位的招聘信息,我发现90%的数据分析都需要会掌握Python。顺着趋势做事就是非常省力,而且有成就感。即使现在毕业了几年,很多互联网金融的高薪行业对于数据分析都是强需求,甚至有很多大学都已经把它作为期末通用考试的要求之一。 25年AI全面爆发,Python作为底层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演练载体,而且它能不断地去培养我的AI思维,又让我有了新的优势。很多人学习到一半就放弃了,大概率都是因为他们有应试思维,总在做没有意义的死磕。如果小白学习有困难,你就可以像我一样直接上夜学编程学习,它不用下载软件、搭建环境,手机就可以随时写,而且图文结合的形式非常简单易懂。闯关式的学习模式,边学边练边巩固,学起来非常轻松上头,每天学20分钟一点都没有负担。 毕业之后,也发现身边很多运营的同学,他们都会用Python去完成一些简单的爬虫,甚至是自动化处理大量的文件。虽说他们对于编程也没有那么精通,但是对于工作提效、提供创新点真的完全足够了。 三就是给自己攒够跑路资金,就是跑路的资本必须是钱到位。我们说失业焦虑,其实不是说我有多热爱这份工作,而是一旦我没有工作了,我赖以生存的一切都很难维持,更不要说抵御风险了。 在这个方面,我就分别会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发力。除了我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自媒体就是我的副业。自媒体能赚到的钱真的超过了大部分人的认知。
埃隆·马斯克的预估净资产刚刚达到了创纪录的5000亿美元,使他成为首位突破500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