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很多人归结为三个原因,但朱镕基说,这都是借口罢了。
哪三个原因呢?
第一,产权不明确;第二,历史包袱太重;第三,资金紧张。
乍看起来,国企确实存在这三个问题,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但是,朱镕基却不这么认为,在一次会议上一一作了反驳,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制,产权该是明确了吧?但照样有大量企业亏损、倒闭。”
确实,别说资本主义国家了,看看我们中国就行了,多少私营企业都在亏损、倒闭,也是因为产权不明确吗?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国企亏损的根本原因。
还有第二个,朱镕基说:“历史包袱重,大多是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失误,大量投入而无效益,或者是由于产品不适销对路,还盲目生产,造成库存积压,形成沉重债务,这两点不根本转变,包袱是永远甩不掉的。”
确实,说国企“历史包袱重”,那不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吗?如果你们不改变思路,继续沿着老路子走,那就不只是“历史包袱”了,现在和以后还会继续制造“包袱”,永远也甩不掉。
再说第三个,朱镕基也反驳说:“流动资金紧张,实际上是大量企业把银行贷给的流动资金,挪用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缺口上去了。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并没有减少,每年还有大量增加,增长率大大超过生产增长速度。很多国有企业不但挪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搞建设,而且把企业的自有资金也都填进去了,企业经营还能不困难?”
确实如此,银行每年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是很充足的,只要企业合理使用,是足够经营的,但很多企业却拿了贷款不干正事,把流动资金都挪用了,能不紧张吗?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还是要靠管理,朱镕基就说过:“政府对国有企业不要干预太多,要帮助企业选好领导人和配好领导班子,这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您觉得朱镕基说的对不对呢?
(参考资料:《朱镕基讲话实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