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与市卫健委联合组织召开全市深化见义勇为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精神,聚焦“为见义勇为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救治服务”核心目标,凝聚多方共识、细化工作举措,为守护“正义者”的生命健康再添保障。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姚亚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从紧急救治到后续保障,绿色通道始终是见义勇为人员的‘定心丸’。”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救治绿色通道开通15年来的实践成果——这条贯通医疗与公益的“生命通道”,已累计为多名见义勇为人员赢得救治黄金时间,先后提供就医服务350多人次,其高效性与温暖度得到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的充分好评。
为进一步提升和改进见义勇为人员救治绿色通道工作,为见义勇为人员抢救和治疗提供、创造更加有利条件,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市卫健委决定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设立“见义勇为工作站”,并明确其六大核心职责,涵盖信息对接、救治协调、权益保障等关键环节,让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服务从“快速响应”向“全程护航”升级。同时,会议还详细解读《关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见义勇为救治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为后续工作划定“路线图”,参会的医院、基金会、工作站(公安派出所)等代表也结合多年实践,提出十余条建设性意见,为政策落地注入“基层智慧”。
“既要让见义勇为者‘救得快’,更要让他们‘看得顺’。”会议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辖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医院、工作站(公安派出所)需构建“三方联动”快速救治机制,由基金会秘书长牵头负责人员变动调整,确保衔接无断档、服务不打折;市基金会与市卫健委将针对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开展专项调研,把“纸上共识”转化为“便民实招”;此外,双方还将统一制作见义勇为提示标志,放置在各医院导医台、挂号窗口,既方便见义勇为人员快速识别、享受优先服务,也让“崇尚正义”的理念随就医场景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市二院已建立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首个见义勇为宣传阵地,会议明确将进一步用好这一平台,将其打造成常州市基金会与市卫健委共同展示精神文明的“窗口”,让见义勇为精神在医患之间、公众之间持续传递。
“为见义勇为人员服务,既是责任,更是对正义的致敬。”会议最后强调,全市相关单位需始终坚守“优质高效救治”宗旨,将《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精神落到每一个救治环节;卫生健康系统与见义勇为基金会要强化“协同意识”,压实责任、补齐短板,持续提升绿色通道工作质效;更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放大见义勇为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崇尚正义、互帮互助”的社会共识,让“敢为、善为、乐为”的正义之风在常州大地愈发浓厚。
常州市卫健委、常州市各医院相关负责人,辖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工作站(公安派出所)代表,常州市公安局天宁交警大队和市二院延陵院区门诊办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
文/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