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微风]1989年,22岁的陈薇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火车上,她爱上了比自己大十

[微风]1989年,22岁的陈薇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火车上,她爱上了比自己大十二岁的男人。父母当场翻脸不同意,未曾想男人直接辞职为爱来到北京。结婚后,男人做了31年家务,他觉得陈薇做家务就是屈才!   1989年,22岁的陈薇刚从浙江大学保送至清华大学读研,前途一片光明,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她邂逅了当时在酒厂当技术员的麻一铭。   一场偶然的相遇后,两人通过书信往来,情感迅速升温,但这段感情却遭遇了现实阻碍,陈薇的父母无法接受女儿和比她大12岁、职业差距较大的麻一铭在一起,强烈反对这段恋情。   面对巨大的压力,麻一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青岛的稳定工作,放弃多年积累的职业根基,以“北漂”的身份来到北京,全力支持陈薇的学业。   1991年,陈薇硕士毕业,顺利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式踏上科研之路,同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麻一铭给自己定了一个核心原则:“陈薇搞科研是大事,她做家务就是屈才。”基于这个理念,他主动承包了洗衣、做饭、打扫等所有家务,成为了家庭“煮夫”。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陈薇奋战在抗疫一线;后来她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又在武汉研发新冠疫苗,无论何时何地,麻一铭都用细致的照顾为她筑牢后盾。   他从不对陈薇的频繁加班抱怨,反而精心为她调理身体,儿子麻恩浩出生后,麻一铭又承担起主要育儿责任,不仅将孩子悉心带大,还从小教导儿子理解母亲科研工作的重大意义。   没有家庭内耗的干扰,陈薇得以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从“重组人干扰素ω”的研发,到全球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的成功,她在与病毒的一次次博弈中屡建奇功。   而陈薇的成就背后离不开她自身的坚韧执着,更离不开麻一铭三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这种相互支撑的力量让她在科研道路上一往无前,书写了属于科研工作者的精彩人生。   信源:北京科技报 从浙大的江南女子到为国铸盾的巾帼院士,陈薇的精彩瞬间

评论列表

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 2
2025-11-04 00:51
这就是最伟大的一见钟情吧?祝福㊗️他(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