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天上哪会掉馅饼!河南郑州,57大妈无儿无女,竟然卖掉黄金,卖掉首饰,用全部积蓄2

天上哪会掉馅饼!河南郑州,57大妈无儿无女,竟然卖掉黄金,卖掉首饰,用全部积蓄28.8万盲目跟风投资”AI”,承诺可以回本70万,结果血本无归。网友: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大妈姓王,在小区门口开了家小杂货铺,守了快二十年。每天天不亮就去批发市场进货,晚上十点多才关门,货架上的零食、日用品都码得整整齐齐。 王大妈的杂货铺不足二十平米,进门左手边的货架最下层,常年堆着她的进货麻袋,上面印着的批发市场名字都被磨得模糊。二十年来,她没雇过帮手,进货、理货、收银全靠自己,冬天凌晨的批发市场寒风刺骨,她裹着厚棉袄,双手插进袖筒里还冻得发抖,却舍不得打车,硬生生步行半小时到摊位;夏天进货回来,后背的衣服能拧出水,她就坐在店门口的小马扎上,扇着五块钱买的蒲扇,歇口气又接着整理货物。她的积蓄都是这么抠出来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一笔收入支出,小数点后两位都不肯含糊,就连过期的零食都舍不得扔,自己煮煮当午饭。 那批黄金首饰是她的“定心丸”。金戒指是刚开杂货铺时,用第一个月净利润买的,她说戴着能“招财”;金项链是母亲去世前留给她的,链身刻着细小的花纹,是当年母亲的陪嫁;还有一对金耳环,是她四十岁时给自己的奖励,因为那年杂货铺生意第一次突破月入五千。这些首饰她平时都藏在床底的木盒子里,盒子上还贴着“平安”的红纸条,只有逢年过节才拿出来戴一天,晚上再小心翼翼擦干净放回去。 被骗的引子来自小区里的“投资达人”李阿姨。李阿姨比王大妈小几岁,平时总穿得光鲜亮丽,经常来杂货铺买东西,每次都跟王大妈炫耀“最近又赚了多少”。去年夏天,李阿姨神秘兮兮地说:“现在AI是大趋势,我投了10万,三个月就赚了20万,你无儿无女,不多攒点养老钱怎么行?”王大妈听不懂AI是什么,只听见“10万赚20万”,心里动了念头。 李阿姨见她感兴趣,第二天就带了个自称“陈经理”的人来杂货铺。陈经理拿着平板电脑,给王大妈看“AI投资平台”的界面,上面有复杂的图表和“每日收益明细”,还播放了几个“投资者”的采访视频,有人说“投了5万,半年换了新车”,有人说“养老钱翻倍,再也不用愁了”。陈经理拍着胸脯保证:“王阿姨,您投28.8万,我们给您走‘内部通道’,半年保底回本70万,到时候您就能关了杂货铺,安享晚年了。” 王大妈犹豫了三天。她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边想着杂货铺的辛苦,一边盼着能有笔“养老钱”。李阿姨天天来催,还说“名额有限,再犹豫就没了”,甚至主动提出“帮您去金店卖首饰,保证卖个好价钱”。最终,王大妈咬了咬牙,跟着李阿姨去了金店,看着店员把母亲留下的金项链、自己舍不得戴的金戒指放进融金炉,她眼圈红了,却还是安慰自己“等赚了钱,买更大的”。 钱转出去的第一个月,王大妈每天都要让李阿姨帮她看平台收益,看着上面显示“收益1%”“收益2%”,她心里乐开了花,甚至开始规划赚了钱后,先给杂货铺换个新货架,再去周边旅游一趟。可到了第二个月,平台突然登不上去了,李阿姨的电话也打不通,微信发消息显示“对方已将你拉黑”。王大妈跑到李阿姨家,发现早就人去楼空,邻居说“李阿姨根本没投什么AI,就是帮骗子拉人头拿提成”。 她报警后才知道,这是一起典型的“AI概念诈骗”,骗子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陌生,编造虚假投资项目,所谓的“平台”就是个虚假网站,资金早就被转移到境外。民警告诉她,这类诈骗的追赃难度极大,大概率是要不回来了。王大妈听完,当场就坐在派出所门口哭了,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空木盒子,嘴里反复说:“那是我的养老钱啊,我怎么这么傻。” 如今的杂货铺,货架上的货物少了一半,王大妈进货的钱都凑不出来。她还是每天天不亮开门,却再也没了以前的精气神,经常坐在门口发呆,有人问她怎么不卖货了,她就摇摇头,眼眶红红的。小区里的邻居都替她惋惜,有人说“骗子太可恶”,也有人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可再多的议论,也换不回她的28.8万。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投资诈骗频发,尤其是打着“AI”“元宇宙”“新能源”等新概念的骗局,更是让不少老人中招。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涉老年人投资诈骗案件中,以“高科技投资”为幌子的占比高达42%,受害者平均年龄58岁,不少人都是拿出了全部积蓄。这些骗子抓住了老年人渴望养老保障、对新技术不了解的弱点,用高收益画饼,一步步诱导他们入局。 “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王大妈用二十年辛苦攒下的积蓄,换来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对于老年人来说,面对所谓的“高收益投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懂的就问子女、问社区工作人员,千万别轻易拿出养老钱、救命钱。毕竟,踏实赚来的钱,才花得安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