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朝鲜这份情,中国14亿人民记下了!澳大利亚一个智库提醒日本,如果跟中国发生冲突,

朝鲜这份情,中国14亿人民记下了!澳大利亚一个智库提醒日本,如果跟中国发生冲突,朝鲜一定会参与。看来这次西方智库并不笨,朝鲜肯定会出手。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脚步声犹在耳畔——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却毅然伸出的援手;而朝鲜军民的浴血奋战,也为中国东北边境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这种相互守护的情谊,并非停留在口头,而是刻进了历史年轮。 西方智库的判断,撕开了东北亚安全格局的一层面纱。他们终于意识到,中朝关系不是普通的外交伙伴,而是有着共同安全底线的命运共同体。 这份共识并非空中楼阁。1961年签订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明确写着“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全力援助”;2021年,两国将这份条约续期60年,不是为了制造对立,而是给地区安全立下“规矩”。 有人或许会说,条约不过是冷战遗物,哪能当真?可看看朝鲜的实力清单。韩国国防部数据显示其常备军128万,紧急时可动员数百万兵力;4300多辆坦克、8800多门火炮构成地面铁壁,600毫米火箭炮的射程能覆盖日韩部分地区,更有20万特种部队擅长敌后渗透。 这份支持仅仅是历史情谊吗?非也。若真有冲突,朝鲜即便不直接派兵台海,仅凭在半岛的军事存在,就能牵制驻韩美军和日本自卫队。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牵制,比任何表态都更有分量。 日本近年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防卫费连创新高,甚至放言“介入台海”,恰恰触碰了中朝共同的安全红线。当一方的安全被视为“共同事业”,外部势力的冒险行为自然要掂量代价。这便是东北亚安全的“连锁反应”逻辑。 短期看,这种战略协作已让某些国家收敛了挑衅姿态;长远而言,它为地区和平装上了“稳定器”——不是靠霸权威慑,而是靠平等伙伴间的相互支撑。 从鸭绿江边的并肩作战到条约续签的郑重承诺,中朝关系的核心从来不是“准备打仗”,而是“守护和平”。这份情,是战火淬炼的信任,更是面向未来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