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医生发现:那些常年吃他汀的人,过了75岁后,大多都变成了这样 每年体检季医院总

医生发现:那些常年吃他汀的人,过了75岁后,大多都变成了这样 每年体检季医院总是爆满,有些老年人明明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却查得比谁都频,甚至药都比别人吃得多。一位76岁的老人,常年坚持按时服药、定期查血脂,尤其对那种降脂药从来不敢断。 他觉得只要不吃,就会出事。可问题在于,这几年他没见更健康,反而越来越容易疲劳,记忆也变得模糊。检查结果没啥大问题,但精神状态就是比之前差很多。 医生翻查了他的用药记录,发现他已连续吃了近二十年某类降脂药,剂量还不小。这让医生心里咯噔了一下。 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降脂药,尤其是那种他汀类的。这类药确实能帮忙稳定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但并不代表可以吃一辈子不换方式也不评估。 年纪越大,身体代谢变化也会更明显,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也随之加重。有研究指出,超过75岁后还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老人,可能会面临不少副作用,比如容易出现肌肉无力、疲劳加重,甚至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更可怕的是,有一部分老人用药多年后,还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尽管目前研究没有完全证实这个因果关系,但在一些随访数据中,这类问题确实不算少见。 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就曾提到,超过70岁后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或明确的心血管事件史,长期使用他汀的益处会逐渐下降,反倒是副作用占了上风。 有些医生反复讲,一个药有没有必要继续吃,不能看以前怎么吃,还得结合现在的身体状态重新评估。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不吃药就是放弃治疗,哪怕吃得再不舒服,也不敢停。其实恰恰是这种“迷信药效”的心态,反而让身体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长期服用他汀,还有一个让人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肌酶升高。尤其年纪大的人,肌肉修复能力本来就差,长期高强度作用于肌肉组织,很容易出现肌肉酸痛、抽筋、走路没力气的情况。有研究显示,75岁以上长期服药的老人,超过一半报告过肌肉相关不适,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那是不是就不要吃他汀了?也不是。重点在于用药是否真的必要,用的剂量是否合适,以及有没有定期做过风险与收益评估。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指南已经不再推荐所有老年人一刀切式地使用这类药物,而是强调个体化干预。身体本身没有高风险基础病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维持血脂平稳,比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不熬夜,这些措施往往比吃药还管用,副作用也更小。 医生常说,药是把双刃剑,拿得稳是工具,用不好就是负担。75岁之后的身体变数很多,哪怕是最基础的降脂药,也不能盲目坚持。 更不能因为“别人吃我也吃”,就一直吃下去。不少人以为坚持吃药是健康,其实真正的健康,是让身体能自我调节,而不是靠药吊着。 故事里的老人后来在医生建议下调整了用药方式,同时也加强了身体锻炼和饮食调整。几个月下来,不仅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人也有劲儿了不少。吃药不是问题,但盲目吃、过度吃,才是最大的问题。

评论列表

视角
视角 5
2025-11-22 21:13
还是别乱发表意见,容易误导他人。到北京、上海大医院看名医,都推荐别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