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进行回敬,不知道现在新加坡脸上还挂不挂的住!11月25日,我们驻日大使馆刊文称,1942年3月,日军决定在新加坡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兄弟部队,内部通称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总部设在新加坡,分支遍及东南亚,名义上负责消杀和给水,但实际饲养实验鼠、培养染有鼠疫杆菌的跳蚤。 “一个曾被日军屠城的国家,今天却劝中国‘放下历史’?”——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刺耳?可就在几天前,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真这么说了。他一边夸日本是“东南亚最值得信赖的大国”,一边建议中国学东盟,“原谅日本,往前看”。这话一出,舆论哗然。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驻日使馆几乎同步刊文,重提1942年那段血淋淋的往事:日军在新加坡设立“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打着防疫旗号,干的是培养鼠疫跳蚤、拿活人做实验的勾当。 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一次精准的历史回击。 黄循财的说法乍听温和,实则暗藏玄机。他把东南亚与日本的关系描绘成“和解典范”,仿佛历史伤疤轻轻一揭就过去了。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实施“肃清大屠杀”,数万华人被集体处决;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二战期间同样饱受日军蹂躏。这些国家至今对日本保持谨慎,并未像新加坡这般高调“背书”。事实上,东盟内部从未形成所谓“集体原谅日本”的共识。黄循财以“东盟代言人”自居,反而暴露了角色错位——他代表的,恐怕只是新加坡自身的战略选择。 而这个选择,正悄然转向。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奉行“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平衡术,表面中立,实则步步向美日靠拢。如今,它不仅欢迎美军使用樟宜基地,还与日本深化海上情报共享、联合军演。这种动作,在区域格局剧变的当下,已不只是“骑墙”,更像是主动选边。尤其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宣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暗示参拜靖国神社的敏感时刻,新加坡非但不批评挑衅,反而劝中国“克制”,这就让人不得不问:到底谁在煽风点火?谁又在维护和平?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劝和”话术正在制造一种道德陷阱——把正当维权说成“情绪化”,把侵略历史说成“旧账”。可历史不是包袱,而是底线。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外部干涉台湾问题,这不是“放不下心结”,而是守护国家主权的核心利益。联合国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这一点。日本政客的涉台言论,早已越界;而某些国家若试图用“和解”来模糊是非,无异于为虎作伥。 当然,新加坡有权根据自身利益调整外交策略。但别忘了,小国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讨好强权换来的,而是建立在尊重历史、坚守道义、维护区域共同规则的基础之上。当年李光耀先生之所以赢得国际尊重,正因为他既务实又清醒,从不以牺牲原则换取短期便利。 今天的亚洲,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正的稳定器,而不是“拉偏架”的传声筒。如果一边享受着区域和平红利,一边对军国主义幽灵的复燃视而不见,甚至为其开脱,那所谓的“调解者”形象,恐怕只会越来越单薄。 历史不会说话,但记忆不能被交易。中国愿意对话,但前提是对方先正视事实、尊重底线。否则,再动听的“和解”话语,也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包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