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房产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中国人。 中日关系紧张,谁最着急?不是日本本地人,也不是家里蹲在国内喊口号的人。最揪心的,偏偏是那些已经把根扎进日本的华人。 这群人有个不小的圈子,据相关统计口径估算,包含台湾地区来的常住者及入籍群体在内,规模可达上百万。 他们不是单纯的外来务工人员,更不是过路游客,而是在这里打拼多年,背后扛着房贷、孩子、事业和一堆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外面的风吹草动,直接拍在了他们的门上,连喘口气都得小心。 说到底,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在日本混生活的人,手里那点家底一点都不轻松。房子是刚需,不买真住不下去。日本租房门道多得能写本书,礼金、押金、更新费,一圈下来钱包就瘪了。 许多华人一咬牙买了房,首付砸进去,贷款背几十年,在东京 23 区这种地方,撑起一套公寓哪有那么简单。可现在,局势一紧张,这房子可就悬了。 2025 年东京房价本已创下多年新高,但若局势持续升级,此前的上涨态势可能被打断,想卖出套现,大概率会面临无人接盘的困境。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过一次,谁都知道,遇上动荡,房子说贬值就贬值,说没人要就没人要,甚至有可能一夜之间变成烫手山芋。 万一真遇到极端情况,比如局部冲突,房子被征用、损毁,贷款还得照还,资产直接归零,血本无归。 更别说还有一堆金融资产在里面。日元存款、股票、养老金、保险,这些平时看着挺靠谱,真要是局势彻底崩了,股市暴跌,日元跳水,保险公司直接免责,钱都不是自己的。 想转到国外,外汇管制就像一道墙,想跑都没门。想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少外籍投资者损失惨重,这种历史教训,没人敢忽略。 除了房子和存款,这群人还有自己的生意。别看东京、横滨的大街小巷,中餐馆、贸易公司、免税店、导游、中文学校,哪家不是靠着中日之间的关系吃饭? 之前中国游客潮一来,日本旅游业火得像过年,华人开的店忙到飞起。可现在局势一紧张,游客锐减,部分旅行社退团率超六成,餐馆生意一落千丈。更别提一旦事情闹大,航班停了、物流断了,食材进不来,货也运不出去,生意说没就没。 好多在日本打拼多年的华人老板,最近都在发愁库存压货,客流减少,贷款还得还,房租照样涨,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 更难的是,很多在日华人早就成了日本社会的一部分。家里有日籍配偶,孩子在这边读书,老人跟着养老。局势紧张的时候,他们最怕的不是钱没了,而是安全出问题。 历史上,国际局势一紧张,排外情绪就会冒头,身份歧视、人身威胁不是吓唬人。留下怕被针对,撤离又不知道去哪,家里人各有国籍,一分开就是天各一方,心里那种无力感,外人根本体会不了。 签证、居留权,更是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5 年日本已收紧经营管理签证等政策,战争、动荡时期的居留政策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合法身份的维持可能面临额外阻碍。 日本法律讲究实际情况,动荡时期的政策调整难以预判。想回国,可能面临机票难购、航班缩减的问题,真到那个时候,很多人连基础的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 其实最沉重的不是物质损失,而是心理上的压力。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身份认同、生活规划全都被搅乱。 外人看他们有钱有房,过得体面,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安稳生活背后有多少不安和焦虑。和平时期,这些都是努力的成果,一旦局势失控,所有奋斗都可能变成泡影。 说到底,他们并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不爱国,只是比谁都明白安稳生活有多来之不易。在日华人现在最怕的就是局势升级,因为那不仅是财富的归零,更是家庭的破碎和生活的坍塌。 他们的处境,其实正说明了和平有多宝贵。国际关系说到底,都是普通人生活的底色。用汗水换来的安稳,值得每个人用心去守护。和平,是他们最想守住的护身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