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慢阻肺的“断根方”。屡用屡效,我只发一次。 慢阻肺积聚,《黄帝内经》提到,“正

慢阻肺的“断根方”。屡用屡效,我只发一次。 慢阻肺积聚,《黄帝内经》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气郁滞引发的是喘促,寒饮偏重导致的是咳痰清稀,痰湿郁结形成的是胸闷气憋。若患者体内痰热壅盛与瘀阻肺络,郁久化热,则变成了“肺胀”重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憋、胸闷等症状,还伴有消瘦、乏力、纳差及气短等全身症状。 有这样一个方子,源自中医典籍《金匮要略》,名为“补肺通瘀汤”,组方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丹参、川芎、紫苏子、莱菔子、桔梗、陈皮、麦冬、甘草组成。慢阻肺的发生,归根结底是肺脾肾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方中黄芪大补肺气,健脾扶正,党参补中益气,助肺宣降,二者相伍,能固护肺脾之本,共为君药。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紫苏子降气化痰,莱菔子消食化痰,辅助君药增强扶正祛邪、化痰平喘之力,为臣药。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疏通肺络瘀堵,使气血运行顺畅;麦冬滋阴润肺,缓解肺阴亏虚之口干咽燥;陈皮理气健脾,助痰湿运化;桔梗宣肺通窍,引药力直达肺脏,协助化痰散结,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和中,为使药。全方共奏补肺健脾、化痰通络、滋阴益肾之效,对各类慢阻肺属肺脾肾虚、痰瘀互结者尤为适用。 需注意,倘若患者痰黄黏稠、胸闷发热明显及痰热症状突出,那么上方中需加入清热化痰之品,如鱼腥草、黄芩、浙贝母。若是患者病程较长,出现畏寒肢冷、咳痰清稀,且伴有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等肺肾阳虚症状,应添加温补肺肾的药物,例如桂枝、干姜、补骨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