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开了3年车才发现:机舱里这5个“小瓶子”,认不全等于白开车

你是不是也曾打开发动机舱,看着里面大小不一、装着五颜六色液体的“水壶”瞬间头皮发麻? 很多新手司机甚至老司机,都对机舱内

你是不是也曾打开发动机舱,看着里面大小不一、装着五颜六色液体的“水壶”瞬间头皮发麻? 很多新手司机甚至老司机,都对机舱内的各种加注口感到困惑。 别担心,今天就带你一口气认全5个最关键的口,从此自己动手,养车变得简单又经济!

第一个:机油壶——“发动机的血液罐”

位置:通常在发动机侧面,壶身最大,标注“ENGINE OIL”或“机油”。

颜色:壶身多为黄色或透明,盖子上一般有“油壶+滴油”图标。

机油是发动机的润滑剂,相当于给发动机内部零件涂“护手霜”。但它会随着高温和磨损逐渐减少,所以必须定期检查。

怎么查? 冷车状态下(熄火至少30分钟),拔出机油尺擦干净,重新插进去再拔出,看油液位置是否在“MIN”和“MAX”之间。如果低于下限,得及时补加同型号机油(注意!不同品牌机油别混加,标号比如5W-30也得对得上)。

踩过的坑: 有次我一朋友看见机油少了,随便在便利店买了瓶“通用机油”加进去,结果跑了趟高速发动机异响,一查是机油标号不对,拉缸了。记住:机油壶上写的“推荐型号”,比销售忽悠的“进口高端款”靠谱多了!

第二个:冷却液壶——“发动机的空调”

位置:一般在发动机舱前侧,靠近水箱,壶身标“COOLANT”或“防冻液”。

颜色:常见绿色、粉色或蓝色,壶身可能有温度计图标。

冷却液负责给发动机降温,冬天还能防冻结冰。它和机油一样会消耗,但消耗速度慢很多(正常情况2-3年或6万公里换一次)。

怎么查? 冷车时看液面是否在“LOW”和“FULL”之间。如果经常低于下限,可能是水管漏了,或者水箱盖密封不好(别笑,真有车主开了几年都不知道水箱盖没拧紧)。

重点提醒: 千万别用自来水代替冷却液!自来水高温会结垢,堵死散热管路;冬天还会结冰胀裂水箱。之前有个车主夏天图省事加了自来水,冬天早上启动直接“哒哒”响——水箱冻成冰坨,发动机差点报废。

第三个:刹车油壶——“刹车的命门”

位置:多在方向盘下方,靠近驾驶员一侧,壶身标“BRAKE FLUID”或“刹车油”。

颜色:透明或淡黄色,壶身可能有“感叹号+圆圈”图标。

刹车油是传递刹车力的介质,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刹车灵敏度。刹车油吸湿性强,时间长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沸点降低——夏天连续急刹可能直接“热衰减”,刹车变软甚至失灵。

怎么查? 打开发动机舱看液面是否在上下限之间(一般不用频繁补加,除非漏了)。更关键的是定期更换:家用车建议2年或4万公里换一次(具体看保养手册)。

血泪教训: 我堂哥的车刹车油5年没换,有次下长坡连续踩刹车,结果刹车踏板直接“踩到底”,差点追尾。后来检测发现刹车油含水量超标,换了新的才恢复。

第四个:玻璃水壶——“前挡的清洁工”

位置:最显眼,通常在机舱最前面,壶身标“WINDSHIELD WASHER”或画前挡喷水图标。

颜色:壶身多为蓝色或透明,喷口一般在雨刮器附近。

这个大家最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也分“季节款”。夏天用普通玻璃水(带清洁功能),冬天必须换防冻型(-25℃或-40℃,看当地气温),否则喷口会冻住,甚至冻裂水壶。

小技巧: 玻璃水没了别随便加水!自来水有杂质,时间长了喷口会堵塞;冬天加水直接冻住,喷不动还可能烧水泵。实在应急,至少加纯净水。

第五个:转向助力油壶(机械液压助力车型)

位置:部分老车或低端车型有,标“POWER STEERING FLUID”或“助力油”。

颜色:红色或紫色,壶身可能有方向盘图标。

现在大部分新车是电动助力(EPS),没有这个壶。但如果是机械液压助力的车(比如一些老款SUV、轿车),助力油负责传递转向力,少了会导致方向盘变沉,甚至异响。

注意: 电动助力车型不用管这个!之前有个朋友买了辆二手老车,看有机油壶一样的瓶子,误以为是机油,加错了直接把助力泵搞坏,修了小两千。

机舱检查就这3步

1. 冷车检查:熄火30分钟以上,大部分油液才能回到正常液面。

2. 看刻度不看颜色:液面在“MIN-MAX”之间就正常,颜色深浅不代表质量(除非明显浑浊)。

3. 异常早处理:如果某油液突然大幅减少,大概率是漏了,赶紧去修,别拖!

其实机舱里的油壶没那么神秘,记住它们的“长相”和“分工”,日常检查也就是3分钟的事。下次再打开机舱,你也能像老司机一样拍着引擎盖说:“嘿,这我熟!”

毕竟,懂车不是为了修车,而是为了更安心地开车——毕竟,咱们的目标是“开一辈子车,少跑几次修理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