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韩国推销“潜艇霸主”,菲律宾能否接住这把水下利剑?

韩国军工业的“潜艇销售之旅”又添新一站,这次的目标是南海周边的菲律宾。近日,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期间,韩国韩华海洋公司向菲律

韩国军工业的“潜艇销售之旅”又添新一站,这次的目标是南海周边的菲律宾。

近日,亚太经合组织论坛期间,韩国韩华海洋公司向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展示了一款专门为菲律宾设计的2800吨级KSS-ⅢPN潜艇方案,这标志着韩国正式加入争夺菲律宾潜艇订单的竞赛。

曾经连潜艇都没有的韩国,如今已成为常规潜艇技术的领军者,并向加拿大、秘鲁和菲律宾等国家积极推销其最新产品。而菲律宾,这个正在推进军队现代化的国家,可能会因此而首次获得潜艇作战能力。

01 韩国的“潜艇逆袭”:从学习者到卖家

韩国的潜艇发展历程堪称 “教科书式的逆袭”。

上世纪80年代,韩国海军还只拥有少量微型潜艇,仅能执行特种作战任务。1987年,韩国从德国订购9艘209-1200型潜艇,除首艇外,其余8艘均由韩国大宇造船集团负责装配,这就是KSS-Ⅰ项目。

2000年左右,韩国又从德国引进214型常规动力潜艇并进行国产化生产,代号KSS-Ⅱ。这型潜艇是韩国海军首型拥有AI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的潜艇,水下排水量1980吨。

有了前两型潜艇的建造经验,韩国决定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潜艇,代号KSS-Ⅲ。

这款潜艇以3000吨级常规潜艇项目立项,但首艇“安昌浩”号的实际水下排水量达到3800吨,瞬间超越日本最新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

从几乎一无所有,到建造出世界顶尖的常规潜艇,韩国仅用了不到40年时间。

02 KSS-Ⅲ:“准战略” 打击能力的水下巨兽

KSS-Ⅲ型“安昌浩”号潜艇到底有多强大?

这款潜艇长83.3米、宽9.6米,采用AIP推进系统,水下自持力超过20天,能长时间在海中静默航行。其潜航速度20节,8节航速下水面航程超过1万海里(约1.85万千米)。

武器装备方面,“安昌浩”号堪称火力充沛:艇艏配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发射改进型“白鲨”重型鱼雷和“鱼叉”反舰导弹。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艇体舯部搭载有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国产“天龙”巡航导弹或潜射型“玄武”2B弹道导弹。

“天龙”巡航导弹是陆基“玄武”-3型巡航导弹的海基版,最大射程达1500千米,使“安昌浩”号拥有一定的战略打击能力,足以对地面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韩国媒体称,这型潜艇最终吨位将增加到4200吨,巡航导弹搭载数量将达到10枚,火力接近美国洛杉矶级核动力潜艇。

03 菲律宾的“潜艇梦”:从零开始的水下野心

菲律宾的军事现代化计划被称为 “地平线”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经从韩国采购了大量武器装备。

这包括4艘护卫舰、6艘近海巡逻舰以及12架FA-50喷气式轻型战斗/教练机。而最新的“地平线3号”计划则以17亿美元的价格采购2艘攻击潜艇、配套后勤和维护设施。

对菲律宾来说,拥有潜艇不仅是军事能力的提升,更是国家威望的象征。

作为一个群岛国家,潜艇能够大幅提升菲律宾的海上防御和威慑能力,使其能够在危机时期对潜在对手的水面舰艇构成威胁。

菲律宾海军此前已经服役了首艘配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导弹护卫舰“米古尔·马尔瓦尔”号,这艘排水量约3200吨的护卫舰成为菲律宾现役最强大的水面战舰。

而潜艇部队的建立,将 completes 菲律宾海军的立体作战能力。

04 多方角逐:潜艇军售的“三国杀”

韩国并非唯一竞争菲律宾潜艇订单的国家。

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与意大利芬坎蒂尼组成的联合团队提供了U212A潜艇,法国海军集团则提供“鲉鱼”级潜艇。这两款都是欧洲经典的常规潜艇型号。

面对激烈的竞争,韩国人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整体打包”方案。韩华海洋提出的不仅是潜艇本身,还包括船员培训、基地建设、后期维护甚至技术转让的一站式服务。

这种 “交钥匙工程” 对于菲律宾这样缺乏潜艇使用经验的国家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韩华海洋还表示愿意协助菲律宾在苏比克湾或三描礼士省建设潜艇基地,直接对接菲方“地平线3”防务计划的需求。

相比之下,欧洲团队则打出了 “技术牌”——意大利芬坎蒂尼和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联合推出U212“近未来潜艇”,强调其隐身性能和模块化设计,并承诺在菲律宾本土设立维护中心。

法国海军集团则重新发力,通过外交渠道向菲方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案,甚至可能允许菲律宾用部分农产品贸易抵扣款项,这种 “以物易物” 模式在防务采购中相当罕见。

05 挑战与前景:菲律宾接得住这把水下利剑吗?

尽管各方争夺激烈,但菲律宾潜艇项目仍面临诸多挑战。

菲律宾军政高官此前曾表示,由于在南海地区持续活动的需求,潜艇项目可能在优先级上已经让位于 “采购更多水面舰艇和传感器” 的采购需求。

潜艇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武器系统,菲律宾海军需要从头建立潜艇文化、训练体系和维护设施,这不仅仅是购买硬件那么简单。

菲律宾正在扩建新的海军基地,但基地建设进度和配套设施是否能够满足潜艇驻泊需求,也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17亿美元的预算对于2艘潜艇及其配套体系来说,可能并不宽裕。

特别是如果选择韩国最新推出的KSS-ⅢPN方案,这种大型潜艇的建造和后续维护成本肯定高于较小的常规潜艇。

但从战略角度看,拥有潜艇将为菲律宾提供前所未有的水下威慑力量,改变南海地区的安全动态。

菲律宾最终是否会选择韩国的KSS-ⅢPN?答案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选择哪家的潜艇,都将使菲律宾海军从“水面舰队”迈入“水下舰队”时代。

韩国人推销的不仅是一艘潜艇,更是一整套水下作战体系。而菲律宾要接住的,既是一把水下的利剑,也是对国家财政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挑战。

在这场围绕潜艇展开的博弈中,没有单纯的卖家与买家,只有相互交织的战略考量和地缘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