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对门住着张大爷,上个月他儿子给他买了全自动按摩椅,老爷子却宁愿坐他那把吱呀作响的老藤椅。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咱们觉得好的,老人未必觉得舒坦。

记得我姥姥常说:“牛拴在树上也得吃草,你把我圈起来伺候,我反倒浑身不自在。”如今轮到自己照顾年迈父母,才咂摸出这话的滋味。

别把爸妈养成“闲人”
我表哥去年把姑妈接进城,从此姑妈过上了饭来张口的日子。结果呢,半年光景,原来能纳鞋底的手现在连筷子都拿不稳。老人家就像老房子,得常有人气儿撑着,要是连开关窗户都代劳,反倒坏得更快。

我娘现在七十五,还坚持自己手洗内衣裤。起初我总拦着,后来发现她晾衣服时哼着小曲的那个劲儿,忽然明白——让她觉得自己还有用,比什么补品都养人。

那些“老理儿”就由着他们吧
我爸吃了一辈子肥肉,体检指标比我还正常。医生笑着说:“老爷子的胃就认这个理儿。”是啊,七十多年养成的习惯,就像老树盘根,硬要改反而伤元气。

咱们这代人总爱拿科学说事,可对老人来说,舒心才是最好的养生。王叔家闺女天天盯着老爷子吃西兰花,把老人家愁得见着绿色就摇头。有时候,顺着他比管着他更见效。

老家是根,挪不得
楼上李奶奶被儿子接去新小区才半个月,天天趴在阳台看老家方向。她说离开住了六十年的胡同,就像大树被刨了根。后来儿女只好又送她回来,现在每天在胡同口跟老姐妹唠嗑,精气神十足。

金窝银窝不如老窝,这话真不假。老人熟悉的环境里,连哪块地砖松了都门清,这种踏实感给座金山都不换。

让爸妈当家做主
我媳妇有回偷偷把岳父的旧棉袄扔了,老爷子三天没搭理我们。后来才明白,那不是棉袄的事,是咱们越了界。现在家里大事小情,哪怕买棵白菜都得请老太太拿主意。

人老了最怕被当成累赘,让父母拍板,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定心丸。我爹现在每天还负责登记水电费,那认真劲儿像在处理国家大事。可别说,自从让他管账,老爷子记性比从前还好了。

说到底,孝顺不是把父母供起来,而是陪着他们继续过日子。就像放风筝,线攥得太紧飞不高,全松开又没了方向。这个分寸不好拿捏,但咱们都得学。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