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跟几个朋友聚了聚。酒桌上没几句高兴话,全是叹气。
那个场面,我到现在都记得。几瓶啤酒摆在桌上,大家边喝边聊,气氛越聊越沉。
林子哥是我们那批人里最早买房的。80后,今年已经快四十了。那会儿他在省城工作,刚结婚时特别风光。买房那天,他还发了朋友圈,说终于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可现在呢?
他喝着酒,苦笑了一下,说:“那时候以为买了房就踏实了,结果是把自己绑在上面。”
他那套房总价三百多万,首付掏空了两家父母的积蓄,还贷每个月一万三。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还能撑。可这几年,房价跌了,公司效益差,老婆也因为带孩子辞了职。
“你知道吗?现在我最怕的不是失业,也不是孩子生病,我怕银行卡里没钱。”他说,“这房贷就是个枷锁,一天不还都心慌。”
大家都沉默了几秒。
我打趣地说:“那你早点卖了,轻松点。”
他摇摇头:“卖?现在卖出去要亏一百万,谁敢卖?这套房子现在就像块石头,砸在我心口上。”
说完这话,他抬头灌了一口酒,笑得有点苦。
玲玲坐在一旁,也叹了口气。她是90后,前几年在市里买了个小两居。那会儿正好房价高,她怕再不出手就买不起。
结果这几年房价跌,她老公的收入也不稳定。现在每个月房贷加上生活开销,基本花得干干净净。
她说:“我现在的日子过得特别小心。以前去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现在要掂量半天。孩子想吃个冰淇淋,我都得想想是不是太贵。”
她说这话的时候笑着,可那种笑,很勉强。
她说,前阵子孩子感冒,她陪着去医院,医生说要多休息,她顺口说了一句“我也想休息”。结果回头一想,自己根本没这个资格。
“我们这种人啊,不敢生病,也不敢停下来。”玲玲说,“不工作,房贷就断供;生病了,还得强撑着上班。真的是一天都不敢松口气。”
我看着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其实我们老家那边,这种情况太多了。
另一个发小小思,90后,刚三十出头。去年他老婆生孩子,他自己在外面做销售。平时压力就大,还房贷的时候更是紧张。
他说:“有时候真的觉得活着太难了。刚发的工资还没花,就要转出去。每个月都是月光,哪怕多挣点,也全被房贷吃掉。”
有一阵子他压力太大,晚上睡不着,半夜开车在路上转。
他说:“有时候真希望房子能突然没了,贷款也一笔勾销。”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极端,但我理解。因为这种压抑,很多人都懂。
房贷把80后、90后的生活牢牢绑住了。
以前大家努力工作,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现在努力,是为了不被生活压垮。
这一代人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能停”。一旦停下来,房贷、车贷、教育费就会像洪水一样涌过来。
你想请假,怕扣工资;想换工作,怕断收入;想休息一阵,根本不敢。
有时候看到网上说“中年人活得太用力”,我特别能理解。
因为我们都没退路。
过去以为房子能带来安全感,可现实是,它吞噬了太多自由。房子本该是家的象征,现在却成了人生的负担。
有人说,房贷让人更有责任感,我觉得它只是让人更疲惫。
我问林子哥:“要是能重来,你还会买那套房吗?”
他愣了一下,过了几秒,摇了摇头。
“我宁愿租一辈子房,也不想再背三十年的债。”
说完这话,他沉默了很久,后来举杯说了一句:“我们啊,都被房贷绑架了。”
那一刻,桌上所有人都没再说话。
是啊,这一代的80后、90后,太难了。
他们不敢老、不敢病、不敢停下。
每天都在为房子奔命,像一台台不会停的机器。
而那套房,原本是梦想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困住他们人生的牢笼。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他们都能还清贷款。
可那时,青春没了,激情没了,连笑的力气都没了。
到最后,他们只是麻木地活着,背着那句最现实的话——
“这辈子,不是我在拥有房子,而是房子在绑着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