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月还房贷那天,我的心情就像掉进了冰窟。手机弹出那条扣款短信的那一刻,我几乎都不敢呼吸。1万4,像一块石头,狠狠砸在心口上。那一瞬间,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我常常在想,当初为什么要买这套房。
那是2020年,大家都在买房,朋友圈一个个晒网签、晒钥匙、晒装修。我怕再不出手就被时代甩下,于是借了亲戚的钱,掏空“六个钱包”,咬牙上车。93平的小三房,总价295万,首付95万,贷款200万。签合同那天,我的手都在抖,但我心里热得发烫——我以为,这就是“安稳生活”的开始。
可没想到,这其实是噩梦的开场。
我工资9000,老公8500。每个月房贷一扣完,只剩三千多块。三娃要养,吃喝拉撒、学费杂费,样样都得花钱。那三千块,连喘口气都不够。去超市买菜,我都得掐着指头算,孩子多拿一包饼干,我都得犹豫半天。
孩子对我说:“妈,我想吃草莓。”我说:“等下个月发工资再买,好吗?”我笑着哄她,但心里酸得发苦。
我老公呢?他是那种“我上班就够了”的人。每天回家就往沙发一躺,刷视频、打游戏。家务活不碰,孩子的事也不管。每次我提房贷的压力,他就一句话:“你自己要买的房,你自己扛。”
有时候,我真想冲过去掐醒他。可我知道没用。吵也没钱,不吵更没钱。
身边的人,也差不多都在这样“喘不过气”的生活里苟着。
我同事小李,去年刚断供。那套房是他爸妈帮着凑的首付,他自己每个月供8000。结果公司裁员,他一夜之间没了收入。刚开始他还想坚持,可撑了三个月就彻底断了。房子被法拍,名声也毁了。那天他喝多了,对我说:“姐,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房子这两个字了。”
还有我邻居阿芳,她老公生意亏了,房贷压力全落在她身上。她一边带娃,一边在外面送外卖。前阵子我在电梯口碰到她,她满脸油光、衣服都是汗味。她冲我苦笑:“能活一天算一天吧,反正房子也卖不掉。”
听完那句话,我愣了很久。那种绝望的语气,我太懂了。
有时候夜里我会偷偷哭。孩子睡了,老公在打呼,我就盯着天花板发呆。脑子里全是数字:房贷、学费、物业费、水电费……一堆堆的账单像怪兽一样缠着我,怎么甩都甩不掉。
我也想过卖掉房子,可现在卖出去要亏掉近一百万。那一百万,是我这些年拼死拼活攒下来的,我怎么舍得?可要继续供,又像吊在半空——上不去,下不来。
有时候我甚至想离婚,可我有三个孩子啊。离了,我能带他们去哪?租房、生活、学费,全是钱。我不敢赌,也赌不起。于是我只能硬撑着,一边崩溃,一边微笑。
朋友们都以为我“挺幸福”的。有房有娃、有工作,表面看着挺体面。可他们不知道,我每天都在焦虑和恐惧里活着。每次发工资,我都不是开心,而是害怕——怕不够还贷,怕孩子生病,怕公司裁员,怕哪天卡里连房贷都扣不出来。
以前,我以为房子是家的象征,是安全感的来源。可现在,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座牢笼,把我困得死死的。
有人说房子是“刚需”,可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说,它更像“钢需”——钢铁一样沉,压得人透不过气。
那天,我和朋友聊天,她说:“我们这代人啊,被房子绑死了。”我点点头,没说话。其实我想说的是——不止被房子绑死,我们还被生活、被责任、被恐惧一起绑死了。
现在我每天的目标很简单:不拖欠房贷,不欠孩子的学费,不让自己疯掉。可连这三件事,都变得越来越难。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买房,会不会好一点?也许我还能多陪陪孩子,能笑得轻松点,能晚上睡个整觉。可人生哪有“如果”。
每个月还房贷那天,我都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我不是不想努力,我只是太累了。房子没给我安全感,反而榨干了我的希望。
有时候我在想——也许,买房不是生活的起点,而是我们普通人被生活拖进深渊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