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近日,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未交车却催收尾款”的合同纠纷案件,判决小米相关公司向涉事消费者返还双倍购车定金,合计10000元。
一. 梳理事件经过: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自述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预订了新车,并依约支付了定金,但车辆迟迟未交付。随后,小米汽车销售方在车辆未交付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支付剩余尾款,并提出如未能全额支付剩余尾款将无法交付车辆且不退还已支付的定金款。
随后,网友将小米汽车销售公司告上法院,该案件已于近期进入司法程序,一审法院作出宣判:判小米相关公司向涉事消费者返还双倍购车定金,合计10000元。

这一案件不仅关乎小米汽车,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预售模式下的法律风险,引发消费者对“订金与定金”“交车延迟”“强制扣款”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法律问题:
1.“定金”与“订金”的区别消费者是否清楚?
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若消费者违约,商家可没收;若商家违约,需双倍返还。
订金(预付款性质):一般可退,不具有法律强制约束力。
因此,签合同前,务必看清条款!!!如果是定金,商家违约需双倍返还;如果是订金,一般可协商退款。
2.“未交车却催款”是否合理?
如果合同约定“交车后再付尾款”,但商家在车辆未交付时就要求支付,可能违反合同条款。
若合同允许“分期付款”或“先付尾款再交车”,则需看具体条款是否公平。本案中约定以定金方式购车,提车后支付全款,小米汽车方面明显违约。如果车辆未交付,商家却要求付尾款,保留证据(聊天记录、合同、付款凭证),必要时可拒绝支付并投诉。同时,消费者应注意合同应写明具体交车日期或最长等待期,避免“无限期拖延”,陷入可能出现的文字陷阱。
3.交车延迟,消费者能否主张退款或赔偿?
如果小米汽车方面长时间未交车(如超过合同约定时间),消费者可能有权:
要求退款(解除合同);
索赔违约金(如合同有约定);
主张合理补偿(如因延迟导致的经济损失)。

三.邀请网友参与讨论
你认为小米汽车未交车却催款合理吗?
你买车时遇到过哪些不公平条款?
如果你是消费者,会接受“先付尾款再等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 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