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田鸡:人们口中常说的四眼田鸡,它到底是不是青蛙呢

田鸡,乃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之两栖动物,其学名为虎纹蛙,亦有青鸡、泥蛙等别称。它常常栖息于水田、池塘、湖泽、水沟、溪流等静

田鸡,乃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之两栖动物,其学名为虎纹蛙,亦有青鸡、泥蛙等别称。它常常栖息于水田、池塘、湖泽、水沟、溪流等静水或缓流之水域附近。主要以昆虫以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田鸡是否为青蛙吧!

物种论述

田鸡并非青蛙。田鸡乃较为常见的蛙类,其学名虎纹蛙,亦被称作青鸡、泥蛙等。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田鸡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是两栖动物中的一员。

反观青蛙,它同样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不过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青蛙因体背大多呈现青绿色而获此称谓。

形态特征

田鸡雌蛙体长87–121毫米,雄蛙体长66–98毫米,体重约250克,雌性普遍大于雄性。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尖,鼓膜明显,皮肤粗糙,背部有长短不一、排列不规则的纵行肤棱,间散有小疣粒。

田鸡背部呈黄绿色或灰棕色,散布不规则的深绿褐色斑纹,四肢具有明显的横纹,腹面白色,咽部和胸部常有灰棕色斑,胸后和腹部略带浅蓝色。前肢短,指端钝,指间无蹼;后肢较长,胫跗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具全蹼,第一、第五趾游离侧缘膜发达。雄蛙前肢粗壮,第一指内侧有肥厚的灰色婚垫,具一对咽侧下外声囊

分布范围

田鸡原产于亚洲东部地区,于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并且已被引种至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各个地区均可见其踪迹。

值得着重留意的是,田鸡(仅限野生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经相关许可,私自饲养、抓捕或贩卖野生田鸡的行为皆违反法律规定。

生活习性

1、环境:田鸡常栖息在水田、池塘、湖泽、水沟、溪流等静水或缓流水附近,善于跳跃和游泳,受惊时能连续跳跃多次直至进入水中,并潜入深水区或躲藏在水生植物丛中。

2、食性:田鸡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害虫得数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越冬:田鸡不耐严寒,冬季多在向阳的坡地或水域附近的洞穴中冬眠,进入休眠状态,待次年春天气温回升后重新活动。

繁殖方式

田鸡属于卵生型动物,其繁殖期通常处于每年的5月至9月。田鸡的生殖、发育以及变态过程皆在水中开展。在繁殖过程中,当雌蛙进行产卵时,雄蛙会同步排出精子。所形成的受精卵粒相互粘连,汇聚成小片漂浮于水面之上,每一小片受精卵所含的卵粒数量,从十余粒至数十粒不等。

我国人工养殖以虎纹蛙为主,需建设防逃逸的池塘或网箱,保持水质pH值6.5-7.5。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替代活饵,养殖周期约4-6个月。严格禁止捕捉野生蛙类,2021年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将85种蛙类列入保护名录。

食用价值

田鸡,其肉质细腻鲜嫩,蕴含着丰富的优质蛋白。经测定,每100克田鸡肉中,蛋白质含量约在16 - 20克之间,而脂肪含量则低于2克。

在传统中医的认知里,田鸡性凉味甘,具备利水消肿之功效。

在美食的烹饪领域,田鸡有着多样的呈现方式,常见的烹饪佳肴有爆炒田鸡腿、椒盐田鸡等。不过,值得着重强调的是,为保障食用安全,在烹饪田鸡时,务必要将其彻底加热,直至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

家庭烹饪

田七丹参煲田鸡

1、田鸡除去内脏和皮,可以让菜市场的档主帮忙处理。

2、丹参切片,田七切片或者拍碎备用。田七、丹参稍稍清洗。

3、田鸡焯水备用。

4、锅中放入所有的材料,加入适量的水。(蜜枣我只加了一粒,出来的口感不会太甜)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6、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饮用。

做法摘自《美食天下》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

多餘ヅd 絗憶
多餘ヅd 絗憶 3
2025-10-24 22:40
田鸡小时候经常去捉来吃,现在大了反而不敢吃了,看到蛙类的东西感觉怪怪的。
白雪欺头惜怜花
白雪欺头惜怜花 2
2025-10-24 11:44
四眼田鸡,我哋嚟讲系对戴眼镜嘅戏称[笑着哭]
路人乙
路人乙 2
2025-10-26 00:03
图片前3,我们那叫水亮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