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低爸爸的背后,藏着妈妈难以下咽的委屈
如果问,一群当妈的聚在一起,最大的共同话题是什么?
相信每一位妈妈的答案都如出一辙:分享育儿和吐槽老公。
分享育儿就不说了,可为什么会吐槽老公?
这得从去年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说起。
这份报告显示,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连两成都不到,并且60.7%的孩子缺失父教;数据还显示,我国22.4%的儿童一周都见不到父亲。
这是妥妥的“丧偶式育儿”。
想起韩剧《告白夫妇》中的情节:
张娜拉饰演的马珍珠在婚后过着“丧偶式”的生活,独自一人面对育儿的全部难题。
当她肚子疼想上厕所时,孩子在门口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她没办法,只好抱着孩子如厕;
当自己在狼吞虎咽吃饭时,原本熟睡的孩子突然醒来,她只好抱起孩子边哄边吃;
当孩子生病时,老公夜不归宿,她只好抱着孩子独自打车去医院……
很多网友都说,仿佛看到了同样兵荒马乱的自己。
育儿的艰辛,家务的繁琐,都落在了那个叫“妈妈”的人身上,堆积成了委屈。
大学时有个要好的同学,她那时把她妈妈称为“怨妇”。
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妈妈对爸爸的抱怨和贬低从未停止过。
不做家务啦,不管孩子啦,甩手掌柜啦……
“小时候最烦我妈说我爸了,我就不明白她怎么怨言那么多?”
可是前段时间,她再找我聊天,却说自己终于明白了妈妈当年的委屈和苦楚。
原来她婚后也过着“丧偶式育儿”的日子:
“每一片尿布都是我换的。”
“每次孩子发烧,都是我守夜照顾。”
所以,她也时常搂不住内心的委屈,在孩子面前念叨老公的不是。
发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同样,当一个妈妈沦为“怨妇”时,没有一个爸爸是无辜的。
妈妈对爸爸的每一句贬低背后,其实都藏着她难以下咽的委屈。#育儿家庭生活##心情日记[超话]##家庭教育##一起家庭教育##情感#
反转
神经病,出去找食去了,不然一起在家饿死啊
小耳多
说得对
风吟
出去赚钱说丧偶式婚姻,不出去赚钱说嫁个男人没本事,都是想嫁给富二代,自己没那本事嫁,然后怪到别人身上而已,男人在一起聊天大多数都是说小孩好,媳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