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问题的形成,认知因素系列分享
1.期望:期望就是对夫妻关系或者婚姻未来发展的预期或愿望。
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走到一起,
从此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许多新婚夫妻都设想两人生活在一起从此幸福美满,
可没想到两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具体问题,
生活并不像童话般的美好,
就会对夫妻关系感到失望,心灰意冷。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往往没有好的结局。
究其原因,有些年轻人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反对,
一心一意要嫁给意中人,
自然就对婚姻关系有着更高的期望,
因为她(或他)要把从父母那里失去的亲情要叠加了爱情之上,
另外,违背父母意愿,往往在生活中就少了来自父母的支持,
婚姻生活中遇到问题有时候就难以跨越。
他们原来那点要永远在一起的激情终究敌不多残酷的现实和期望的落差。
此外,如果夫妻一方预期夫妻关系不会改善,对婚姻关系绝望,
也会降低通过心理咨询改善的可能信息。
2 假定与标准:
假定是指夫妻各自对理想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的想法和观念。
比如“女人是用来爱的”,“男人是需要尊重的”等等。
标准是对假定的具体化,
它是用来评价夫妻关系和夫妻之间行为是否合乎假定的判断指标。
比如,一位先生对其妻子不打理家务很气愤,
他认为“如果一个女人重视家庭,就应该把家里收拾妥当”,
他的各种想法就是一个假定,
当然变换形式就成为检验妻子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女人应该把家收拾好”。
又如,一位妻子因为丈夫周末邀请朋友来家看足球、
没有商量就给自己买了一个新手机感到非常气愤。
咨询师探寻她为什么会感到气愤,
她说,丈夫不和她商量就把朋友邀请到家以及资信决定买手机的行为,
让她觉得自己在丈夫心目中并不重要。
她对夫妻关系的假定就是“好的夫妻关系,就应当是平等协商共同决策”。
在这样假定之下,就转变成为“丈夫应该与我协商我们之间的所有事情”这样的标准。
如今,丈夫没有经过妻子对的同意就做出这样的行为,
明显违背了妻子关于夫妻关系的假定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焦虑症##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