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那边,现在不光是盯着咱们的东风-26(DF-26)睡不着觉,他们开始做“噩梦”了——一个关于关岛的噩梦。
这个噩梦的新剧本是啥呢?就是万一中美“摊牌”,朝鲜会不会从北边“抄后路”,跟着咱们一起“猛轰关岛”?打赢了,是不是还要“分享胜利果实”?
这个调调,最近在美国的防务圈子里传得特别凶。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到底是美国人自己吓自己,还是真有这个可能?这背后,到底是谁在盘算着“胜利果实”?
关岛:美军的“命根子”
要明白美国人为啥这么紧张,你得先知道关岛对他们有多重要。
关岛,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小岛。它在美国的“印太战略”里,是绝对的“C位”,是第二岛链的核心,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你想想,第一岛链(日本、台湾、菲律宾)离我们太近,真打起来,美军在那儿的基地基本就是第一波“炮灰”。所以,美军真正的战略后手,全压在关岛了。
那里有安德森空军基地,B-1B、B-2这种“踹门”用的战略轰炸机,都是从这儿起飞的。那里有阿普拉海军基地,是第七舰队的加油站、弹药库、维修厂。毫不夸张地说,关岛就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心脏”,负责泵血(后勤)和出拳(打击)。
所以,《亚洲时报》最近有篇报道说得很直白:中美如果开战,胜负就看关岛。
一旦关岛被我们打瘫了,美军的轰炸机飞不起来,军舰没地方补给,整个西太平洋的作战链条“哗啦”一下就断了。这个后果,五角大楼想都不敢想。
“关岛杀手”与“漏风的盾”正因为关岛是“命根子”,我们这边针对它的“家伙”早就备足了。
大名鼎鼎的东风-26,外号“关岛杀手”,4000多公里的射程,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还有更先进的东风-27,高超音速滑翔,美军现在的系统基本拦不住。再加上空射的鹰击-21,海里的巡航导弹……咱的工具箱里,家伙事儿很全。
美军智库自己搞兵棋推演,结论都很难看:如果中国(大陆)用一百多枚中远程导弹,混着几十枚高超音速武器,搞一波“饱和攻击”,关岛现有的防御就是个筛子。
美国人当然也急啊。所以这几年,他们疯了一样砸钱,搞一个叫“增强型综合防空导弹系统”(EIAMD)的东西。
这项目听着特唬人,计划花超过80亿美金,在岛上修16个拦截阵地,部署“萨德”(THAAD)、“标准-3”、“标准-6”导弹,搞360度无死角防御。按计划,2028年要初步搞定。

但有意思的来了。美国人干活,老毛病又犯了。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在2025年的最新评估报告里,把这个项目批得体无完肤。说白了就是:一团糟。
报告说,这项目指挥权都不清楚,陆军、海军、导弹防御局还在“扯皮”;人手不够、后勤跟不上;甚至岛上的水电、医疗都配不齐。更逗的是,原定要部署的新一代雷达(用来抓高超音速导弹的),因为预算砍了,也黄了。
这就像啥呢?你花大价钱买了把“金锁”,结果发现锁芯是坏的,钥匙也找不着。
真正的“X因素”:朝鲜的算盘就在美国人对着自家“漏风的盾”发愁的时候,他们一抬头,又看到了北边,心里“咯噔”一下——朝鲜。
这几年,朝鲜的导弹技术,那真是“坐着火箭”往上蹿。

以前大家觉得,朝鲜就是在家门口“放二踢脚”。现在你再看?2023年以来,“火星-12”、“火星-15”、“火星-17”轮着试射。尤其是“火星-15”和“火星-17”,理论上不光能打到关岛(对它们来说绰绰有余),甚至能覆盖美国本土。
更要命的是,朝鲜在2024年还展示了“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美国人自己都头疼。
现在,美军情报部门的评估是:朝鲜的导弹数量虽然不多,但他们玩“移动发射车”玩得很溜,藏在山沟里,卫星都找不到,完全有能力搞“奇袭”。
于是,美国智库的“新噩梦”就成型了:
“如果中美在台海或南海爆发冲突,美军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国的导弹上。就在关岛防空系统快要被DF-26饱和的时候,突然,从朝鲜半岛飞来几十枚‘火星’导弹……哪怕只命中一条跑道、一个油库,都会让关岛的防御彻底崩溃。”
这叫什么?这叫“战术增压”,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你增加“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胜利果实”?朝鲜的精明算计那朝鲜图什么呢?真就为了“分享果实”?
这个“动机”,其实是美国人自己推导出来的,但你别说,还真有点“人之常情”。
他们拿俄乌冲突举例子。朝鲜现在是怎么帮俄罗斯的,全世界都看到了。那朝鲜得到了什么?
仗还没打完,朝鲜的回报就已经拿到了手:急需的粮食、燃料,甚至可能还有先进的卫星技术。俄罗斯在联合国直接否决了对朝制裁的延长案,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略红利”。
朝鲜尝到甜头了。他们发现,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选边站队,用自己手里的“硬牌”(军工),去换取“大国”的战略支持,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逻辑就来了:如果帮俄罗斯能拿到这些,那万一中美开战,在“反美”这个共同立场上,朝鲜如果选择“下注”中国,帮着打关岛,那战后能换来的“果实”,岂不是比支援俄罗斯要丰厚一百倍?

比如,制裁彻底解除?美国的军事威胁彻底消失?甚至……半岛的统一?
这个“诱惑”,大到没法想象。
拆解“剧本”:谁在害怕,谁在掏钱?好了,故事讲到这,是不是觉得毛骨悚然,大战一触即发?
打住。咱们作为从业十年的观察者,不能光看故事,得看谁在“写剧本”,谁在“卖门票”。
这个“中美开战,朝鲜参战”的剧本,编得确实很“圆满”。但你仔细品品,这味道不对。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战略分析”,这是一个“政治宣传”,或者说,是一个“要钱的折子”。
你发现没有,这个剧本,把所有的主动权都给了中朝,把美国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但凡了解点国际政治的都该知道,这个世界上谁在到处拱火,谁在不断制造“关岛危机”。

美国人反复渲染这个“双重威胁”的剧本,核心目的压根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
向国会要钱。 那个80亿的EIAMD项目不是一团糟吗?GAO不是在骂吗?好,现在“朝鲜”也加入了,威胁“翻倍”了!80亿不够,得180亿!赶紧批钱!绑架盟友。 “日本!韩国!你们看到了吗?太危险了!朝鲜这个‘疯子’要和中国联手了!你们还不赶紧多买点我们的‘萨德’和‘标准-6’?还不赶紧把基地给我们用?”喂饱军工复合体。 关岛这个项目,背后是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巨头在眼巴巴地等着。威胁越大,订单越多,股价越高。至于那个“漏风的盾”能不能用,天知道。说白了,真正的“胜利果实”,根本不在“战后”,而在“战前”。

它不在平壤,也不在北京,它就在华盛顿特区的K街,就在弗吉尼亚州的五角大楼承包商的口袋里。
对我们来说,看透这一点就够了。我们不需要被这种“恐吓叙事”带偏节奏。美国人想在关岛花多少钱,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我们要做什么?很简单:继续磨好我们的“剑”。管你是“单重威胁”还是“双重威胁”,管你修“铁盾”还是“金盾”,我们只确保一件事——
当我们需要这艘“永不沉没的航母”沉没时,它就必须能沉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