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同比增长1911.35%!吉林通化85后接掌父辈江山,一年半内猛赚12亿

当一众老牌药企仍在国家集采的冲击下寻找出路时,一家偏居吉林一隅的生物制药公司却上演了一场惊人的业绩“逆袭”。李佳鸿——这

当一众老牌药企仍在国家集采的冲击下寻找出路时,一家偏居吉林一隅的生物制药公司却上演了一场惊人的业绩“逆袭”。

李佳鸿——这位时年36岁的85后,在2024年3月从父亲李一奎手中接过执掌近30年的通化东宝权杖。

彼时,公司正深陷集采降价与增长失速的双重泥潭,202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超过4000万元。然而,仅仅一年半时间,这位年轻的“药二代”便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瞠目的成绩单: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飙升至12.02亿元,同比暴增近1911.35%。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反弹,更是一家老牌药企在二代接班人手中,通过产品结构革命、出海战略提速与研发管线重构所完成的惊险一跃。

通化东宝的绝地反击,为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在代际传承中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教科书式的鲜活样本。

No.01白手起家,从2万元借款到胰岛素帝国

1985年,北大生物系毕业生李一奎作出了一个改变中国医药产业格局的决定。他凭借2万元借款,在吉林通化创立了通化白山制药五厂。

李一奎出生于1951年,是吉林省柳河县人。这位从北京大学生物系走出来的高材生,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了故乡吉林通化。

创业之初,李一奎面对的是几间知青用过的平房车间和几十名农民员工。资金短缺的他,不得不亲自上山向参农赊购人参,一趟趟跑银行申请贷款。

凭借“鲜人参蜂王浆”和后来家喻户晓的“镇脑宁胶囊”等产品,李一奎赚得了第一桶金。镇脑宁胶囊更是借助电视剧《渴望》的广告效应,累计创造了30亿元产值。

但李一奎最具战略眼光的决策发生在1995年。他不远万里从美国请回生物化学博士甘忠如,组建科研团队,开始了重组人胰岛素的攻关。

三年后,中国第一支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 成功问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和销售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

1994年,通化东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最早上市的医药公司之一。

No.02暗流涌动,接班路上的重重挑战

就当通化东宝似乎一帆风顺之时,危机已悄然萌芽。

2011年,通化东宝与甘李药业正式“分家”,前者主要经营二代胰岛素,后者专注三代胰岛素。这一分别,为通化东宝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国家胰岛素集采政策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胰岛素市场的竞争格局。

2021年第一轮胰岛素集采启动,通化东宝的产品全部以B类中标,价格大幅下降。到2024年集采续标时,公司虽然全部以A类中标,但代价是在第一次集采的基础上继续降价。

集采的冲击直接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2024年,通化东宝营收20.1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66%,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4272万元,成为近20年最差年报。

更为严峻的是,在李佳鸿准备接班的关键时刻,通化东宝的产品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由于长期依赖二代胰岛素,当三代胰岛素成为市场主流时,通化东宝明显落后了。

集采政策实施两年后,中国三代胰岛素的需求量占比已达70%,较集采之前增长36个百分点。而通化东宝直到2019年才推出自己的三代胰岛素“长舒霖”。

No.03临危受命,85后少帅的艰难接棒

李一奎在2019年3月,正式卸任了在通化东宝的所有职务。但他并没有直接让自己的儿子李佳鸿接班,而是选择由冷春生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佳鸿则担任了母公司东宝集团的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这一安排明显带有过渡性质,冷春生扮演着“太傅”的角色,为李佳鸿最终接班保驾护航。

然而,这本该平稳过渡的几年,公司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3月28日,李佳鸿正式接任通化东宝董事长。

李佳鸿出生于1988年6月,2016年毕业于德国费森尤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他早在2016年2月就加入东宝实业集团,历任董事长秘书、董事长助理及集团副总经理。

2019年3月起,李佳鸿任东宝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尽管如此,当他接手通化东宝时,面对的是公司近十年来最差的业绩。营收回落至2016年水平,且出现0.43亿元的净亏损。

No.04绝地反击,三箭齐发扭转困局

面对重重挑战,以李佳鸿为首的新管理层迅速行动,在多条战线上寻求突破。首先,李佳鸿抓住了胰岛素类似物(三代胰岛素)这个增长点。

2025年一季度,公司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大幅增长123%,其中门冬系列胰岛素销量同比增长超260%。到2025年上半年,胰岛素类似物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已超过40%。

其次,李佳鸿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1.1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海外收入规模。2024年全年海外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长近80%。

与此同时,李佳鸿也在不断优化公司产品结构。2023年,通化东宝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成为继华东医药之后第2款上市的国产利拉鲁肽。

在痛风治疗领域,通化东宝也有两款URAT1靶点的一类新药已进行至Ⅱ期临床阶段。

No.05 重振雄风,新一代掌门人的商业智慧

李佳鸿上任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可谓触底反弹。通化东宝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同比增长5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2.02亿元。

仅第三季度,公司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4亿元,同比增长499.86%。这一业绩与2024年同期相比,实现了从天壤之别的转变。

资本市场对通化东宝的信心也随之恢复。截至2025年1月9日收盘,通化东宝股票收盘价9.12元,总市值达到178.62亿。

在业务层面,李佳鸿瞄准了更高远的目标。他不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正加速推动通化东宝“出海”。门冬胰岛素已在美国申报BLA并获受理,胰岛素类似物在缅甸、印尼等国获批上市。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通化东宝门冬胰岛素在美国的申报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有望获得FDA批准。这将是中国胰岛素产品首次登陆美国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李佳鸿也在积极布局下一代产品。公司研发管线包括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THDBH120)、口服GLP-1(THDBH110胶囊)等创新药物。

其中多个产品已进入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从借款2万元起步到打造出市值178亿的胰岛素帝国,李一奎用三十余年书写了一代中国企业家产业报国的传奇。

从创一代到企二代,两代企业家的交棒接力,仿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李佳鸿的上任,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通化东宝新篇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