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考研##25考研#
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有同学问: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理解成短时间内学到更多东西?还是说花的时间学习都吸收了
我认为,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然后花时间去吸收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
比如,刚刚开始复习的同学,看到别人已经复习1-2遍了,心里就很慌,想着赶紧努力,抓紧在短时间内赶上。看到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在做难题,自己也盲目跟风,结果学得很痛苦,差距越来越大
为什么?
因为那些难题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处于最近发展区,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在困难区。这时,我们需要先冷静下来,主动降低学习难度,从基础知识和基础题入手,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比如,刚进行第一、二轮复习时,我们想做题巩固,就要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先从基础题开始做起,例如《考点演练1000题》就是处于第一、二轮复习同学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这些基础题的练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打牢基础
当基础掌握后,再去挑战真题,例如《大纲考点章节真题》。因为真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2021年以后的311真题对于333同学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一开始就做这类题,可能会让自己产生挫败感,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学习时容易分心走神、不够专注,其实原因是一样的,可能并没有刻意关注自己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没有调整好学习的节奏
我曾经问高分上岸的同学,怎么对待平时的练习和作业的?总结就是两点:一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二是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这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合适的学习节奏
我们课程班,每月都布置作业,有同学做了,有同学没做,做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做作业时,是不是经常漫不经心,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遇到不会的就卡在那,不是发呆,就是马上翻书,看似在学习,其实是在舒适区内“磨洋工”,效率很低
而把作业当作考试,就能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这也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最近发展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极度专注,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是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最近发展区,一步一个脚印,和时间做朋友,就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