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人与蚊子的斗争史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4 00:04:03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之河道纵横,气候和环境都比较适合蚊类繁殖。当时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蚊媒传染病对市民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上海人与蚊子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清末《申报》关于上海乡民防蚊报道中就有“门庭静緑苔,何风皆有韵,竹露净无埃,灼艾驱蚊去…”这样的描述。
1843年上海开埠后,洋货逐渐侵入,其中也不乏蚊帐成品和其原材料纱布。上海作为传统织造业发达地区,国货自然不甘落后。说起国产蚊帐的主要生产厂家首推三友实业社的蚊帐“透凉罗”牌。上海帐子公司则是当时全国首家专门经营帐子的商店。首创出蚊帐的两条标准:一英寸(方)须是12个洞眼,一公尺的重量须是3两5钱重(16两制)。帐子公司除中式帐、西式帐、双层帐、双开门帐之外,还有婴儿用的阳伞帐,参照黄宝车上活络帐篷的原理,仿制成“一脚踢”帐子,花样层出不穷。说到沪产蚊香,那就一定是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的“三星”牌蚊香。当时蚊香的主要生产原料除虫菊等皆来自日本,中化社为确保原材料安全,在浙江余杭瓶窑镇及上海北新泾等地开设农场试种除虫菊,成功实现原料自给。花露水自然也是上海人的驱蚊止痒神器。除了洋货外,国人生产的“双妹”花露水、“明星”花露水都是佼佼者。“双妹”1898年创立于香港,由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化妆品公司广生行持有 ,1903年进入上海。沪产品牌“明星”花露水起源于1907年,由上海中西大药房参考中国古典医药文献,以酒精加上玫瑰、茉莉等多种花香精调配而成,是夏季上海市民家庭之必备。
旧时上海各类沟渠、暗浜、死水塘众多,对于疟疾最重要传播源——蚊子,虽然采取过一些清除行动,但总体收效甚微。所以每年夏秋季,蚊虫之患一直困扰着广大上海市民。
图一:三星牌蚊香
图二:帐子公司
图三:明星花露水
图四:双妹花露水
图五:透凉罗蚊帐
图六:国货公司
图七:中国化学工业社
图八:三友实业
图九:帐子公司街头广告
图十:夏令商品广告
图十一:1898年上海《格物新报》刊登灭蚊便法
图十二:1931年上海法租界发布扑灭蚊虫办法通告
图十三:20年代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上海弄堂中清理下水道,切断流行病传播渠道,引来市民围观
0
阅读:1
阿揪
人类与蚊子巜战争》从来沒有停止过。
头都秃了!!
摩登时代
惹不起躲得起
《三星蚊香》牌子最老,功效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