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上海西区第一高楼·西湖公寓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7 00:05:32
西湖公寓原名华盛顿公寓,位于衡山路高安路口,由沙俄建筑设计师“亚历山大亚龙一世”设计 ,1928年建成。法租界工部局1922年开辟贝当路(今衡山路)后,这一带陆续兴建花园住宅和公寓,西湖公寓是较早建造的建筑。
建筑平面根据锐角形地形,沿街作V形布置。由于两面临街,底层作店铺。标准层由三个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设主楼梯和辅楼梯,平时供主人和佣人交通线路分开用,突发事件时供疏散用。除了楼梯外还设电梯一部,是上海公寓建筑中较早使用电梯的公寓。初建时公寓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8825平方(1982年时又加建了两层,总面积扩至14658平方)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公寓。这个层高在30年代初,不仅在衡山路是第一高度,就是在整个上海滩也是数一数二的。
西湖公寓完全摒弃了当时在上海十分流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较早地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的理念,十分简洁。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但是在出入口门框及上方的窗肚墙上特意作装饰艺术风格的处理,图案用白水泥制作,图形抽象。西湖公寓和同时期的德义大楼、瑞华公寓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可见当时上海的建筑十分紧跟世界的建筑潮流。
在20世纪30年代初,西湖公寓和毗邻淮海路上的武康大楼一样,名符其实是上海西区的豪宅,住客几乎清一色都是外国人。翻开字林洋行出版的《中国行名录》,华盛顿公寓的住客来自英、美、德、法、西、葡等西方主要国家,职业不是洋商、传教士,就是医生、律师。
30年代,西湖公寓一楼街角为大生杂货店(现为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大生店)也有老上海人习惯性地把西湖公寓称作“大生楼上”。
图一:1928年华盛顿公寓
图二:行号图上的华盛顿公寓
图三:华盛顿公寓设计图
图四:建设中的华盛顿公寓
图五:华盛顿公寓远景
图六:华盛顿公寓标准层平面图
图七:战时的华盛顿公寓
图八、九:战时华盛顿公寓底层的大生杂货店
图十:今西湖公寓及底层食品二店·大生店
图十一:今西湖公寓背面
0
阅读:10
浅笑安然
《西湖公寓》是較早接受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典范。
Arial
楼下路过几次,挺漂亮的
麋鹿
一直以为是苏联时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