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最著名的海派西菜馆·晋隆西菜社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4 00:20:50
旧时上海最早出现的西菜馆,被称为“番菜馆”。上海在开埠以后,成为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外商等来沪人数日渐增多,促使西菜馆很快发展。当时上海的西菜馆都是由外商或者华侨开办的。后来本地商人见西菜馆生意逐渐兴隆,本地人对西菜的饮馔之道也越来越关心,于是也陆续开始经营起西菜馆了。这些海派本地西菜馆在环境氛围上与外侨西餐馆无异,但口味上在上海人浓油赤酱的爱好上适当作了些改良。菜单全部是中文的,如“金必多汤、芝士蛤蜊、车厘子梳化、淇淋布丁”。最要紧的是服务生都是身穿白长衫的阿拉上海人,服务方式都是传统中国堂倌热情、自来熟而又诙谐,不似洋堂倌拿腔拿调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孔。海派西菜馆里可用刀叉,也备有筷子,随便选择,进餐时也没有那么多洋规矩,可以劝酒谈笑,百无禁忌。当时最出名的海派西菜馆是位于南京路、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1917年开业的晋隆西菜社,30年代中后期改名晋隆饭店。晋隆掌厨虽然是宁波厨师,菜肴却能经常花样翻新,如金必多浓汤是拿鱼翅鸡茸做的,当时上海前清的遗老遗少、旧式富商巨贾不少,吃这种西菜当然比吃血淋淋的牛排对胃口。彼时上海花事尚在如火如荼,什么花国总统肖红,富春楼六娘小林黛玉正都红得发紫,一般豪客吃西菜而又要叫堂差,那就都离不开晋隆饭店了。到了大闸蟹上市,有一道时菜“忌司炸蟹盖”,把蟹蒸好,剔出膏肉,放在蟹盖里,撒上一层厚厚的忌司粉,放进烤箱烤熟了吃,不但省了自己动手剥剔,而蟹的鲜味完全保持。爱吃螃蟹的老饕,真可大快朵颐。最初西菜馆只有白色洋醋,吃蟹而蘸白醋,实在大煞风景,于是晋隆茶房领班,遇到会吃阔客,就奉一特制私房高醋,说穿了不过是镇江香醋,临时挤点姜汁兑上而已。您想人家如此奉承顾客,您小账能少给吗?听说晋隆的炸蟹盖,还是当年袁二公子寒云亲自指点,研究出来的。上海的海派西菜馆一直经营得红红火火,直到1951年因为原来的主要客流时过境迁而流失,才不得不歇业关门。 图一:左中部店招“晋隆饭店”左侧可以看到永安新厦 图二:1945年抗战胜利后,背景的晋隆饭店 图三:1928年晋隆西菜社,右下角兆芳照相店招下面 图四:1928年晋隆西菜社夜景,右下角 图五:左上角晋隆西菜社

0 阅读:7

评论列表

海派甜心

海派甜心

5
2024-07-26 14:49

老上海西菜馆那味儿绝了,中西合璧不只是菜单,服务也接地气,刀叉筷子随意切换,阿拉上海人的灵活劲儿就该这样!

野林小浣熊?

野林小浣熊?

4
2024-07-26 11:25

老上海西菜馆那味儿,中西合璧不止在菜,服务也贴心,刀叉筷子任你选,阿拉上海人的热情谁不爱?

冷若冰霜

冷若冰霜

2
2024-07-26 09:58

馋了

小丑

小丑

2
2024-07-26 09:37

我爷爷在1950年去上海扎金子,扔了一箱-我什么时候赚回来?

valkyrie

valkyrie

2
2024-07-26 20:01

老上海的西菜馆,真是中西合璧的味觉时光机,刀叉筷子任选,服务生的上海闲话听着就亲切!

你好,时光

你好,时光

1
2024-07-26 10:11

巜晋隆西莱社》是当时上海著名海派西莱馆。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