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上海苏州河上不断重建的“恒丰路桥”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4 00:22:39
恒丰路桥,始建于1903年,是由商人沈镛等集资成立汇通公司耗银2万余两建造的木桁架结构木桥,名汇通桥,因南岸桥侧有舢板厂俗称舢板厂新桥。木桥建成后,迅速带动了该区域的商业发展,南北贯通,人气聚集 。1914年,木桥以沈镛创办的恒丰缫丝厂中的“恒丰”两字为名,命名为“恒丰路”及“恒丰路桥”,并沿用至今 。自建桥十余年后由于苏州河宽,水流湍急,来往贸易频繁,大桥不堪重负坍塌。1916年由闸北工商界筹款重建木质悬梁桥, 次年竣工。1927年7月23日因木桥桩柱严重腐朽再次坍塌。坍塌后工务局于原址处添桩2排,建成木桥,45天竣工。由于恒丰路桥地理位置实在太方便,几乎所有沿光复路及西部的载重车辆,都经过恒丰路桥,桥面裂了修,修了裂,再修,再裂……撑到1931年,工务局准备改建成钢筋水泥桥,预算30万左右。孰料,“一·二八”事变爆发,工程遭遇拖延。抗日战争期间木桥又惨遭日军拆除。虽几经修复,但木桥已千疮百孔。于是1947年再次重建,1948年建成了五孔、长52.7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桥下净空5.42米,桥面车行道11.7米,承载17吨。1987年,作为新客站配套工程,在桥东侧建成现在的恒丰路桥。1989年,新桥西侧的原恒丰桥被拆除。历经120余年,无数次的修缮重建今恒丰路桥依然立于苏州河之上。
图一、二:1937年9月苏州河恒丰路桥
图三:1927年重建的恒丰路桥
图四:行号图上恒丰路桥位置
图五:沈联芳(1870-1947),名镛,字联芳,浙江湖州人,清末民初民族实业家。1893年,沈联芳来上海,在德商瑞纶缫丝厂任职员,后来晋升为大班。1900年,与人合作在闸北创办振纶洽记缫丝厂,任经理。1908年,独立创办恒丰丝厂。以后转营房地产,先后在闸北投资建设恒丰里、恒通里、恒祥里、恒康里、恒乐里等里弄住宅,以及在江西路(江西中路452号)建设恒丰大楼
图六、七:1927年7月恒丰路桥倒塌之状
图八:1927年8月恒丰路桥重建之状
图九:1927年初军警恒丰路桥设卡
图十、十一:1948年新落成的恒丰路桥全景
图十二:1948年重建恒丰路桥图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