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上海“三毛之父”张乐平与三毛流浪记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6 00:29:24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人,杰出漫画家。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影响了几代读者, 名扬海内外。 1935年,《晨报》副刊《图画晨报》首次刊登了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漫画,早期的故事以幽默风格为主,三毛是穿梭在上海马路弄堂里的小小顽童。1946年,《三毛从军记》在上海《申报》发表,揭露了社会混乱之下民众的种种苦难。同年创作了《三毛外传》。1947年,《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开始连载,张乐平为了获取素材,设法和流浪儿交朋友。还特意换了一套破衣服,还买了一些大饼油条,分给他们吃。向他们讲述自己小时候当学徒时的故事,流浪儿也各自诉说了自己的苦难。《三毛流浪记》的单行本也由大公报馆分四集出版,引起广大市民的共鸣,激起社会强烈反响。1949年4月,在宋庆龄先生的倡议和支持下,张乐平积极配合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义卖三毛原作,创办“三毛乐园会”,筹款救济了数以千计的贫苦儿童。当时沪上不少电影公司都想把《三毛流浪记》的故事搬上银幕。1947年,独立制片人韦布出于对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的喜爱,决心将其搬上银幕。编剧阳翰笙在1948年初将《三毛流浪记》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后,由擅长写讽刺喜剧的陈白尘进行完善,李天济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定稿。从无情节的漫画,到连贯故事情节的电影剧本,在提升主题和思想性上,展现了三毛倔强、乐天、自强的性格特色。影片《三毛流浪记》在上海取景,由赵明和严恭联合执导,影片在演员选择、角色塑造、风格基调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深入的探索和技术创新。1949年10月1日,《三毛流浪记》与观众见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公映的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记。 国一:张乐平绘三毛解放了 图二:张乐平与三毛扮演者王龙基 图三:张乐平绘制三毛海报 图四:电影三毛流浪记 图五:电影《三毛流浪记》主创合影 图六:1938年张乐平和他的作品 图七: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三毛”漫画《晨报•图画晨报》1935年7月28日 图八:《三毛流浪记》上海《大公报》1947年6月15日刊登 图九:三毛漫画 图十:1949年三毛生活展览会 图十一、十二:《三毛流浪记》剧照

0 阅读:1
横马路加竖马路

横马路加竖马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