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上海最早的长途客运·沪太线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07-27 00:29:09
20年代初上海客运交通正逐步由城市公共交通向上海与邻省县公路运输的方向发展。最早营运的公路客运线是上海至江苏太仓浏河镇之间的沪太线,它由上海第一家商办的沪太长途汽车公司经营管理。
1920年12月太仓县人洪伯言等提议,由华商集资建设沪太汽车路线,以改变太仓、宝山、嘉定三县与上海之间不便的交通客运状况。1922年5月15日沪太公司正式成立。此前的3月23日上海至浏河已全线通车,共设上海、彭浦(庙头)、余庆桥、大场、塘桥、顾家镇(顾村)、刘行、长浜桥、罗店、潘家桥、霜草墩、墅沟桥、浏河12个车站,全程仅需1小时20分钟,每天对开班车24班。
沪太公司及其上海车站最初设在闸北共和新路中兴路口,1932年有鉴于车站距离闹市中心尚有一段距离,为了加强客运能力,便在乌镇路桥北堍光复路地段选定基地,建造新的上海车站。新车站与公共租界仅一河(苏州河)之隔,乘客抵达车站后过乌镇路桥便已身在十里洋场闹市之中。新车站由“沪太”自行设计建造,为一幢四开间门面钢筋水泥结构四层楼房,旁设停车场。站房底层前间设有售票处、候车室、行李处。候车室内设车班、车次灯光指示牌,还备有收音机,经常播放音乐。二楼为公司办公室,三、四层为职工宿舍。并在沿途各站架设专线电话,供业务联系之用。客运车辆也逐步改进,车型由早期的中型车改为大型车,车顶设置了行李护栏,车厢内的座位由原先类似有轨电车靠窗两边统排改为顺向排列,还增加了软垫靠背。班次方面,除常规班次外,会根据客流量增开班车。为便利在上海工作的乘客,每逢星期六将上海开出的末班车推迟半小时发车,每星期一早上各大站驶向上海的头班车则提前半小时发车。凡此种种即便是放到今天来看也仍不显过时。
图一:30年代行驶在沪太线上的奔驰牌长途汽车
图二:1922年设于闸北共和新路中兴路口的上海车站
图三:运营汽车和司售人员
图四:1922年初创时沪太路线示意图
图五:1937年乌镇路桥北眺新车站
图六:1937年沪太线广告
图七:1937年八十七师征用营运车辆
图八:1937年被日军占领的大场车站
图九:1937年被日军占领的刘行车站
图十:沪太线浏河车站
0
阅读:2
骚的太过分~
一小时20分,那真的算很快了,现在早晚高峰也差不多这个时间
guluuuuu。
有一年我去莫干山的时候,山下小镇里有个很古老的长途汽车站,现在好像改成文创店了。据说就是当年,上海杭州等地洋人的夏天避暑线路班车
halla wang
那个时候公交都是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