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这5类食物再馋也要拉入黑名单,很多人后悔知道太晚! 大家好,我是血液中医刘欣。 血小板,作为我们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在这个关键时刻,调整饮食习惯变得尤为重要。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下在血小板低下的情况下,哪些食物应该暂时远离我们的餐桌。 ✅1、辛辣油腻食物 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致。辛辣食物可助热生火;油腻食物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可加重紫癜。 ✅2、虾螃蟹等海鲜发性食物 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脾脏对血小板破坏以及毛细血管的缺陷等因素有关。吃虾与蟹易造成免疫损害,致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肤、粘膜出血,而加重紫癜。 ✅3、烧、烤、炙食物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一定要远离烧烤,烧烤炙之品外皮焦硬,会磨擦而导致粘膜出血,这类食品不易消化,有碍脾胃运化,容易造成肠道消化功能紊乱。 ✅4、粗、长纤维食品 血小板减少者最易出血。食用粗、长纤维食品,要在消化过程中与消化道粘膜大量摩擦,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故必须忌之。这类食物有芹菜、菠菜、韭菜,竹笋、冬笋和未煮烂的牛肉、羊肉等。 ✅5、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能助阳动血,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加重,故不宜食之。这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等。 总之,日常饮食护理是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患者要积极寻求更合理的治疗方式,定期复查监测血小板数值,避免病情的反复或者是出血现象的加重。 以我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为例,何先生,血小板减少快10年了,总感觉身体很虚,就一直坚持大补,但收效甚微。偶然的一次机会,何先生在网上看到了我关于忌口的科普,于是决定来我这试试。 刚来时,患者精神不振,疲劳乏力,面色苍白,时有低热,四肢有出血点,睡眠不好,容易烦躁,出汗较多,食欲尚可但常有腹胀感,舌质淡,苔白滑,舌边有齿痕。 经过详细诊查,判断为湿浊内蕴、脾肾阳虚、气血两虚的体质。拟方从健脾祛湿、温阳益气入手,并适当加入养阴。同时,我嘱咐他注意饮食忌口:海鲜、牛羊肉这些就尽量别吃了。每天坚持少食多餐,每顿吃七八分饱即可,饭后出去散步,不要坐着不动。 这样坚持半个月,何先生就感觉身上轻快了,低热次数也减少了。微调原方继续调理,三诊时,发现出血点减轻,腹胀也缓解了不少。一个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升至71,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又过一个月后复查,血小板已经升到了105。巩固治疗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后随访半年血小板计数一直保持稳定,未再出现反复。 何先生的案例再次证明,很多人陷入了盲目大补的误区,而这也是导致血小板反复升不上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教训,严格遵守忌口原则,这可能是你康复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血小板减少,这5类食物再馋也要拉入黑名单,很多人后悔知道太晚! 大家好,我是血
血液科刘欣
2025-02-17 16:16:15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