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人服用纯中药抗癌汤肿瘤消失 这篇论文我看过了,我大胆猜测压根没有人审过稿,因为全文存在不少编辑错误、图片误用和不符合临床常理的内容。
这里不探讨药物机制,仅从论文审稿的角度说一下问题。
1.首先是编辑错误,比如第一段话就一堆不严谨的,肺癌后面又多打了一个「癌」字,免疫后面少打了「治疗」两个字,这些并非严重问题,但是出现在论文中是不应该的,发论文毕竟不是发朋友圈。
但凡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员有认真读一遍论文,都不应该出现这些错误。
2. 抛开这些错别字不谈,论文标题就有严重错误。
这篇论文的标题叫做《宜肺扶正抗癌汤治疗 1 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完全缓解的病例报告》,但凡接受过基本的肿瘤学专业培训,都应该清楚这个病例根本谈不上完全缓解。在医学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有着明确定义,在RECIST标准中(临床上评价实体瘤疗效的最常用的标准),完全缓解指的是所有靶病变均消失。
而这个病例的患者就从未达到完全缓解的程度,这是一名有肾上腺转移的IV期肺腺癌患者,而他的肾上腺转移瘤就没有消失过,即便抛开转移瘤不谈,在论文作者提供的三次CT检查中,2024年9月份和3月份的CT都发现左肺上叶病灶。任何一名医生都不应该把这种情况称为「完全缓解」。
3. 此外,作为个例报道,由于样本量极小,完整、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诊疗过程以及检查结果十分重要。而这篇论文有基础不合常理的。
患者作为一名74岁男性,吸烟史十余年,戒烟五年,也就是说患者五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吸烟,这不太符合常见的肺癌吸烟患者情况。
患者在2024年2月因肺部感染首次就诊厦门市中医院呼吸科,3月3日CT提示肺部和肾上腺占位,3月8日右肺穿刺结果提示肺腺癌。按照常理这就算基本明确诊断了,这是一名IV期肺癌患者,但是根据这篇论文描述,患者直到5月28日又去就诊肿瘤科,然后6月份初才开始喝药。
也就是说,患者从3月初到5月底这段时间内的情况在论文中没有任何记载,是否做过其他治疗、用过其他药物、症状如何变化一概语焉不详。
很难想象一名肿瘤患者会在确诊之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内什么治疗都不做,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作为个例报道,患者的整体诊疗过程必须符合逻辑,患者是否存在多个医院就诊和治疗的情况、为何拖了将近三个月才在同一家医院开始用药,这些需要解释清楚。
4. 而文章后面的配图也存在编辑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
原文一共只有三张配图,全都有问题。图1说明写的是患者病理报告,然而实际配图是肿瘤标记物;图2说明写的是CT变化情况,但放的也不是CT影像,而是图3说明的肿瘤标记物。这是我见过最不规范的论文配图(无论在中文论文还是英文论文),所以我一开始说我猜没有人审过稿,因为只要看一遍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即便是这个肿瘤标记物的图也是不够全面的。这里只放了CYFRA21-1一个指标,但这是一名肺腺癌患者,CYFRA21-1在肺鳞癌中灵敏性更高,对于肺腺癌患者的诊断来说,NSE、CEA组合敏感性最高,而CYFRA21-1的敏感度低于前两者。当然这一点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在其他论文中一般会把检测的重要指标都放上去(即便有些在治疗前后没什么变化),而不是仅仅选择其中一项。
最后,这几年晚期肺癌的最大突破来自于靶向药、免疫治疗的进步,但治疗这种靶点阴性的患者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难题,我们期待更多可重复的研究结果。对于个例报道的论文来说,就像上面说的,完整、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诊疗过程以及检查结果十分重要,如此颠覆性的治疗结果却用如此不规范的论文写出来,实在令人费解。
而这种上热搜的消息对于众多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是巨大的,确实有可能让一部分患者放弃规范的治疗,这是我们对待这种消息一定要慎重的原因。
用户10xxx24
这篇论文有很大的骗子广告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