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尾,中国科技连续传出两个好消息!一个是芯片,一个是AI,国内外都炸开锅了。 先说芯片,最近多家官媒报道,西湖大学旗下公司开发出12英寸碳化硅衬底自动化激光剥离技术,解决了超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切片难题。大概意思是,比起传统的切割技术,现在用激光剥离无材料损耗,成本大大降低了。 碳化硅这东西,普通人很陌生,其实在通信、雷达等领域,碳化硅射频芯片很常见,它能满足 5G 网络对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还有传感器芯片也要用到碳化硅,像汽车发动机舱里面,就有碳化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第二个好消息关于AI,最近外媒关于中国的AI已经吵翻了,因为他们发现中国AI技术突破没藏着掖着,而是坚持开源。美国CNBC报道说,中国拥抱开源,AI产业迎来安卓时刻;英国《金融时报》也表示,中国AI竞争出人意料,deepseek、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正免费提供其先进模型。 就拿阿里来说,其AI战略走的正是开源路线。目前阿里的通义千问系列的衍生模型已经超过了10万个,既在为医疗、教育、金融、电力等行业赋能,也利于开源生态建设和互相借鉴持续创新,推动AI技术进步。 今天就看到一条新闻,阿里的正在把AI能力应用在基础科研领域,中科院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生物学十大进展,其中阿里云和中山大学联合研究成果入选,正是关于AI的。研究团队用算法发现了180个病毒超群和16万余种全新RNA病毒,将已知病毒种类扩充了近30倍。这项研究成果,目前也已全方位开源,在此前还得到了国际学术顶刊《CELL》的认可。 总之,不管是芯片还是AI,这两个好消息,虽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中国科技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进步。我们经常说弯道超车,其实没有任何科技突破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步积累,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美国智库MacroPolo发表的数据,在美国的中国AI人才,以及世界顶级AI人才
【5评论】【21点赞】
九成五都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