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海归女硕士在某银行工作,她向领导去请婚假,竟因此被领导约谈10多次,

重瓦下庆 2025-04-01 09:44:27

安徽合肥,一海归女硕士在某银行工作,她向领导去请婚假,竟因此被领导约谈10多次,最终导致女硕士精神崩溃跳楼自杀。事后,银行出面回应称内部没有问题。女硕士的父母无法接受这一回应,将银行和领导告上法院。法院这样判!

(来源:大河报)

女子小琳是个十分优秀的人,其从国外进修后放弃了国外的高薪,选择回到国内继续深造。后小琳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了某银行分行工作,前途一片光明。

小琳的上上级领导是一位未婚50多岁的女性,上级领导是个离异的40多岁女性。

2023年,相恋多年的男友向小琳求婚了,这让小琳十分感动。然而就在二人准备结婚事宜时,却出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事。

事发前几天,小琳见婚期将近,于是向领导陈某去请婚假,谁知却遭到了拒绝。而且不光是拒绝,领导还给小琳安排了一些十分繁琐和耗时的任务,这让小琳心中满是委屈,与男友抱怨颇多。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领导又开始频繁找小琳谈话。理由是小琳做得不好,还让小琳加班,甚至拿别的同事来做对比指责小琳工作不认真。

在出事前一天的下午,领导再次把小琳叫去办公室谈话。而在出事前20分钟,领导还给小琳的父亲打去了电话。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小琳的精神压力达到了极限。

后小琳去医院治疗,并于次日下午在自己的房间内跳楼身亡。

事后,小琳的父母认为是银行领导对小琳进行了职场霸凌,于是将银行与那位领导陈某一并告上了法院,索要死亡赔偿金20万元、精神损失费8万元。

可是银行以及领导陈某却辩称:

并没有针对小琳,那些谈话都是业务上的事,也只是进行讨论而已,每次讨论最多就20分钟。

由于业务上的压力大,所以在两天内谈了10多次,的确有些频繁,但不至于对小琳构成职场霸凌。

那什么是职场霸凌?

职场霸凌是指员工受到领导的无端指责谩骂,以及同事的排挤和孤立,特别是在言语上存在威胁、侮辱、恶意中伤等。

此外,上级领导对员工进行报复性的调岗、降职降薪等,也属于职场霸凌。

现在小琳的父母认为,领导陈某对小琳进行了职场霸凌,如果情况属实,那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既然是小琳的父母认为陈某存在霸凌行为,那就应当举证证明霸凌事实存在。

可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小琳的父母并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他们提交的小琳的聊天记录中,也没有显示存在职场霸凌的情况,顶多是陈某给小琳安排了过多的工作,使得小琳倍感压力。

因此,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职场霸凌的存在。

那陈某就一点过错都没有吗?

对于陈某在两天内找小琳谈话10多次,以及这些行为都是发生在小琳去请婚假后,而且公司也明确拒绝了。

因此,这里不得不怀疑,即便没有职场霸凌,那陈某对小琳肯定是说了些什么,让小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不过,小琳是个成年人,而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应当知道跳楼的后果,但她仍放任这个结果的发生。

因此,小琳的自杀身亡与其自身有关,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与陈某的谈话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请婚假是员工的权利,但也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综合考量。

小琳向陈某请婚假,陈某予以拒绝,且陈某也无法遇见到小琳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跳楼自杀。

因此,陈某在这件事上并不当然构成过错。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银行拿出了28万元作为人道主义补偿。

但是小琳的父母不认可这个结果,他们已经准备提起上诉,希望能给小琳讨回一个公道。

虽然二审尚未开庭,但其实结果可想而知。在这个案件中,陈某顶多就是对小琳严格一些。就算陈某利用谈话和增加工作量来使得小琳无法请婚假,那与小琳跳楼自杀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是小琳没能抗住压力。

最后,我们作为劳动者,每天都可能面对领导给的工作压力,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如果觉得干得不爽,那索性就辞职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千万不要往轻生方面想,要多想想家人。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89

用户12xxx89

5
2025-04-01 10:35

这人都被逼死了还没问题,等着她逼死第二第三个吗。

自在佛爷

自在佛爷

4
2025-04-01 17:00

就是这个姓陈的逼死的

重瓦下庆

重瓦下庆

专注分享